男性睪丸炎小心引發睪丸癌
睪丸腫瘤幾乎都是惡性的,好發于在20~34歲,目前病因尚未明確,與遺傳和后天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睪丸癌與隱睪的關系比較密切,隱睪發生腫瘤的機會比正常人大10~14倍,腹腔內隱睪比腹股溝更高,而睪丸固定術并不降低惡性變的發病率,但可使腫瘤更易被發現。
睪丸癌的癥狀常見的是睪丸漸進的、無痛性的增大,并有沉重感。精原細胞瘤腫大的睪丸往往保持睪丸的輪廓,質地一致,而畸胎瘤則呈結節性腫大,軟硬不一致。約有10%的患者因睪丸內出血或梗死而感覺疼痛,10%的患者可能出現轉移癥狀,如腹膜后淋巴轉移塊較大,壓迫神經根出現背痛。
肺部轉移可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十二指腸轉移可出現厭食、惡心和嘔吐,骨轉移可引起骨痛等。兒童有睪丸腫塊,同時有早熟癥狀,或成人同時有女性型乳房及性欲減退時應考慮睪丸間質細胞瘤。
20歲開始男人應時常檢查睪丸
專家成年男性至少每3個月對睪丸自檢1次,以防患于未然。但要提醒的是,男性在自檢前好先洗個溫水澡。因為睪丸在溫熱的環境中能松弛, 自然下垂,且易觸摸,陰囊皮膚遇熱也會放松而柔軟,容易發現異常情況。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在偏冷的環境中自檢。否則,陰囊皮膚緊縮,不利于發現睪丸異常。
正常的睪丸表面光滑,質地飽滿,沒有觸痛,與附睪分界清楚。如果發現睪丸短期增大,而且沒有觸痛,則可能為睪丸癌;睪丸如果在觸摸下有疼痛,則表明睪丸 有炎癥;如果陰囊增大,摸不到睪丸和附睪,有可能是鞘膜積液,也就是陰囊內有液體積聚;如果附睪出現疼痛、腫大,則表明附睪有病變。
睪丸癌的自檢,可以采取站姿,使陰囊自然下垂,用觸摸法檢查睪丸。雙手輕輕捏住睪丸,拇指放在睪丸前方,食指和中指放在后方。用食指和拇指輕輕轉動睪丸,檢查其大小,表面是否光滑,有無硬塊,有無壓痛,注意左、右側睪丸。
禿頂男人不易患睪丸癌
有研究顯示,脫發的男性不易患上睪丸癌。專家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大量的睪丸激素對禿頂患者提供了一些保護作用。禿頂的男性睪酮水平較高,性欲較強。缺乏睪丸激素的男性通常勃起次數較少。睪酮對于勃起和性欲功能是必要的,表達性欲的信息素也會受到睪酮水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