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經常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渾身乏力等癥狀,明明沒做什么重體力活,卻總感覺疲憊不堪。這些很可能是脾虛在 “作怪”。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一旦脾虛,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通過飲食調理來改善脾虛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那么,補脾虛的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谷物類:健脾益胃的基礎食材
1、山藥:補脾 “佼佼者”
山藥可謂是補脾的 “明星食材”,在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山藥 “益腎氣,健脾胃”。它富含黏蛋白、淀粉酶、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成分不僅能夠促進脾胃消化吸收,還能保護胃黏膜。山藥的食用方法多樣,清蒸山藥原汁原味,最大程度保留了其營養成分;將山藥與小米一起熬煮成山藥小米粥,口感軟糯香甜,健脾養胃的效果更佳;也可以把山藥切成小塊,加入排骨中燉湯,鮮香滋補,非常適合脾虛人群食用。無論是日常保健還是調理脾虛,山藥都是不錯的選擇。
2、薏米:祛濕健脾小能手
薏米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脾虛的人往往伴隨著濕氣重的問題,而薏米能夠有效去除體內濕氣,減輕脾胃負擔。薏米可以和紅豆搭配煮成經典的紅豆薏米粥,這道粥品祛濕健脾的效果顯著;也可以將薏米炒熟后泡水喝,對于脾虛導致的大便溏稀、舌苔厚膩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不過,薏米性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過量食用,建議搭配一些溫性食材,如紅棗、桂圓等。
3、芡實:補脾固腎有一手
芡實被譽為 “水中人參”,其性平,味甘、澀,歸脾、腎經,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的作用。芡實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能夠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可以將芡實與蓮子、紅棗一起煮粥,既美味又能起到補脾益腎的功效;也可以把芡實磨成粉,加入米糊中沖調食用,方便又營養。對于脾虛伴有腎虛癥狀,如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的人來說,芡實是很好的滋補食材。
二、蔬果類:天然的補脾佳品
1、南瓜:香甜補脾好滋味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南瓜富含果膠,這種物質能夠保護胃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促進潰瘍面愈合;同時,南瓜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南瓜的吃法豐富多樣,南瓜小米糊細膩順滑,易于消化吸收;南瓜蒸蛋口感嫩滑,營養豐富;烤南瓜香甜可口,也是深受歡迎的美食。經常食用南瓜,對改善脾虛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