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護理老人勿踩雷區
誤區1 多蓋被子發燒就好
不少家屬在護理發燒的老年病患者時,常以為只要給患者多蓋被子,捂得嚴,患者就不會受風且可發汗。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因為從物理的角度去看,蓋得過厚,捂得更嚴,無疑是人為地給患者造成了一個高熱的環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發燒患者,應找出發燒的原因治療,也可以用物理方法降溫,比如用酒精搽等,切不要把患者捂得過嚴。
誤區2 發燒服退燒藥就行
不管患者發燒是何種病因引起,就給患者服用退燒藥,以為只要患者退燒了,病就好了。殊不知發燒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的癥狀之一,比如:肺炎、感冒、膀胱炎、膽囊炎等等病都可以引起發燒。
所以,當患者發燒時,應及時去醫院確診,且不可盲目服用退燒藥,如果患者大量出汗,就會因體液消耗過多而導致病情加重。
誤區3 胃口不好就喝稀飯
只要患者胃口不好,家屬就每餐都為患者做稀飯吃,這也是一種誤解。其實除急性胃炎或者胃手術后康復期間可以讓患者喝點稀飯外,其余不應多喝稀飯。
因為吃東西時細嚼慢咽可使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利于食物在胃內的消化,但喝稀飯就沒辦法細嚼食物,無法與食物均勻混合,反而使口腔和胃腸等分泌的消化液被稀釋,使食物不易消化,進一步增加了胃的負擔。所以,吃稍硬的飯時只要仔細咀嚼,不僅對胃無傷害,反而促進消化,對胃病恢復有好處。
誤區4 秘方、偏方是靈方
許多老年人和家屬輕信所謂的祖傳秘方和偏方,尤其是患者患了不治之癥的時候,便有死馬當活馬醫,秘方、偏方都試試的想法。而事實上,無論疾病多么嚴重都必須采取有科學依據的治療方法,那些所謂的秘方、偏方不僅會干擾正常的疾病治療和恢復,還會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誤區5 感覺良好就不再治療
由于老年人患病后恢復較慢,一般來說,若不經過系統和長期的治療,是很難控制病情的。在許多情況下,由于老年人感覺遲鈍和神經反射功能減弱,故不應以自我感覺好壞來定疾病的輕重,而隨便停止用藥,當發現癥狀又加重時重新服藥。這樣斷斷續續的治療和服藥,只能使疾病發展,故應嚴格按醫囑用藥,并定時去醫院復查,以鞏固治療效果。
誤區6 服藥越多病好得越快
老年人患病后,由于求成心切,常擅自增加藥物種類或劑量,這是十分危險的。由于老年人對藥物代謝和排泄緩慢而易在體內蓄積,產生毒副作用,所以老年人用藥不應超過正常量3/4,特別在兩種藥物以上同時應用時。
結語:父母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晚年來臨的時候,我們要給父母創造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老人護理的常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小編希望每個老人都可以擁有健康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