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缺少運動,感冒時突然增加運動量,增加體力消耗,免疫力愈發降低,加重病情。運動后大量出汗,體內的毒素排出快,可能會出現癥狀明顯緩解的假象,實際上這會埋下不小的“隱患”:劇烈運動后24小時內機體會出現免疫抑制,病毒卻格外猖狂,可能還會發展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故運動防病重在平時堅持,感冒時則要注意休息。
誤區四:感冒喝碗姜茶就好。
中醫講感冒分風熱、風寒、暑濕、氣虛、陰虛、時行感冒等多種證型,這與感受的病邪性質、發病季節、氣候及病人本身體質有關,治療也各異。
生姜味辛,性微溫,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等作用,在感冒治療方面,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于治風寒感冒(怕冷、舌色淡、苔薄白者)。用其煎茶,或加紅糖趁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但對于風熱、暑濕感冒,服用姜茶則易助長熱邪,引起咽喉疼痛、發熱等。藥食同源,其他食物、藥物亦如此,各有一定的偏性,需根據體質以及每次患病時不同性質辨證施食,切勿亂投藥。
誤區五:大家都說感冒多喝水,拼命喝兩天。
親戚朋友感冒了,我們總是對他說:多喝點水吧。但是,近來研究發現,并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明多喝水可促進感冒痊愈,相反,不少病例由于飲用了大量水分,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引起低鈉、低鉀血癥,出現惡心、嘔吐、頭痛、嗜睡,甚至昏迷。在身體沒有任何脫水跡象時,不建議飲用大量水分來對抗感冒。
同時,因為消化功能下降,大量飲水使胃酸稀釋,更加重了胃的負擔。正確做法是:在感冒發熱出汗多時,比平時適量多飲用些溫開水,以不致引起胃部不適為度。
小知識:每次感冒,只服一種感冒藥。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可自然恢復。但感冒會引發一系列不適癥狀,因此感冒的用藥原則是對癥治療,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并發癥。如果病人服用一種感冒藥后效果不好,不要聯合服用幾種感冒藥。因為聯合用藥,若組方中有相同成分,就會造成該成分過量,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服藥后效果不好,可能是對癥用藥不當所致。例如,頭痛、發熱、關節酸痛的病人,用新康泰克效果就不明顯,因其無解熱鎮痛成分;而感冒初期病人,通常打噴嚏、流眼淚的癥狀明顯,服用日夜劑型藥物的日片就很難解除癥狀,因其不含抗過敏成分。而像感康等由于不含鎮咳成分,有咳嗽癥狀的病人使用后療效也較差。
為此,專家建議,治感冒盡量選擇配方全面均衡,能緩解多種癥狀的感冒藥,以發揮協同作用,全面緩解發熱、頭痛、流涕、流淚、打噴嚏、鼻塞、咳嗽等癥狀,如泰諾感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