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站立時,還是向前彎腰時,從背后都看到脊柱兩側的腰背輪廓不平整對稱,出現一邊高于另一邊的現象。
呼吁:學習或運動都該考慮孩子的身體特點。
老師反映:學生坐得太久,高矮不分的桌椅不利學生脊柱發育。
近視眼、脊柱側彎和心理健康,這是醫院專家總結的青少年成長三大問題。近視眼和心理健康這些年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上鏡率”頗高,脊柱側彎卻在人們的疏忽中成為危害花季少年健康成長的“隱秘殺手”。
據了解,美國的政府部門通過相關法律,要求學校每年春秋兩季為學生進行專門的脊柱體檢。在廈門,學生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中包括了脊柱檢查,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檢測結果并不重視。除去激素、遺傳等病理原因之外,不良坐姿和運動不當是造成青少年脊柱側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少年生長期須警惕脊柱側彎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脊柱側彎在我國青少年中的發病率為1%—3%,以此估計,中國大概有1千萬—3千萬脊柱側彎的患兒。該病發病率高、對生活影響大,怎樣才能做到早期發現、正確治療呢?《生命時報》記者為此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專家教授。
脊柱側彎會影響心肺功能
專家說,當從背后觀察正常的脊柱時,背部的形態是直的,而且軀干兩側是對稱的,當脊柱的某些節段偏離了身體正常軸線時,即稱為脊柱側彎。按照發病原因,脊柱側彎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特發性脊柱側彎常見,占全部患者的80%,沒有明確的病因。患兒在剛出生時脊柱是正常的,隨著生長發育逐漸變彎,但X光片顯示脊柱結構是正常的。其他還有先天性脊柱側彎;神經纖維瘤病、馬凡氏綜合征引起的側彎;因脊柱兩側的肌肉發育不平衡,如小兒麻痹癥等造成的脊柱側彎;還有既往手術或燒傷等造成疤痕攣縮,引起的脊柱側彎等。
“國際上對于脊柱側彎治療的認識,經過了3個階段”,初,采用打石膏的方法進行糾正,但是治療效果不好。因此有人認為脊柱側彎是治不好的,甚至有人認為這是“神的懲罰”,不能治療。因此,脊柱側彎的治療有一段時間處于停頓階段。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哈林頓開創了手術的方法,開辟了脊柱側彎治療的新紀元。直到80年代初,脊柱側彎的手術治療才被引入中國。
一、脊柱側彎不只是脊柱變彎的問題,胸廓也會同時變形,影響心肺等重要臟器的發育,縮短患者的壽命。
二、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壓迫神經,造成腿麻、影響大小便功能等,甚至造成截癱。
三、脊柱側彎會導致脖子扭曲、雙肩不等高,嚴重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