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擊球速度
乒乓球比賽或練習中,球飛行速度的快慢,是為自己爭取時間、取得主動的先決條件。球速是由揮拍速度和擊球力量決定的。
乒乓球的“速度”,是指從對方來球落到我方臺面始(來球第二弧線),到彈起被我方球拍回擊后又落到對方臺面為止(擊球第一弧線),這一過程所用的時間。
時間越短,球速越快。因此,提高擊球速度,即要縮短來球第二弧線與擊球第一弧線所用的時間。但是,單純研究球速是不夠的,還須研究運動員的反應速度和步法移動速度。
3、擊球旋轉
旋轉,也是乒乓球運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因素。
在力學中,要使物體產生旋轉,一定要有力矩,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積,即M=FL。從公式中可以看出,F與L越大,M就越大,該物體旋轉得也越狠。
根據F=KN這一公式,摩擦力(F)與摩擦系數(K)及物體間的正壓力(N)成正比。因此,球拍底板彈性、海綿厚度、硬度、膠皮性質,擊球的作用力、作用時間等都直接影響著球的旋轉程度。
此外,乒乓球本身的質量、直徑、轉動慣量、球面的光滑程度也是影響旋轉的重要因素。
4、擊球力量
擊球力量也是乒乓球運動的重要制勝因素之一。力量大、板頭重者常可在遇到機會球時一板解決問題。
我國乒乓球界歷來都把板頭的輕重視為進攻型運動員基本功深淺和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擊球力量的輕重取決于擊球瞬間球拍擺速的大小,以及全身協調用力的能力。
5、落點
落點是指將球擊到對方臺面的著臺點。落點準確而富有變化,可以使對方的移動范圍擴大,從而使自己獲得一定的準備時間,為進攻創造更多的機會,可以增大對方讓位的難度,例如攻追身球。
乒乓球擊球時前臂的作用
(1)由于前臂可以屈、伸,具有速度杠桿的特點,因而可以加大擊球力量。
(2)靠前臂的旋內、旋外帶領手腕、手指調節拍形的角度(因為手腕只能作屈伸和旋轉運動),尤其是直拍反手推擋時,必須由前臂旋外才能達到足夠的前傾角度。這一點被很多學生所忽視。
(3)根據不同的來球,與上臂構成適宜的角度。當來球較低時,前臂與上臂的夾角稍大,保證揮拍有足夠的加速距離;當來球較高時,屈前臂與上臂的夾角稍小,但前臂需作爆發式收縮,加快手臂的擺速,從而加快擊球速度、增大擊球力量和對球的摩擦力,以利于提高擊球的準確性和殺傷力。
(4)前臂的揮動方向決定擊球的旋轉性質。前臂由下向上揮動,打出的是上旋球,反之是下旋球;前臂從左向右揮動,打出的是右側旋球,反之是左側旋球。
手腕和手指的作用
(1)在前臂的帶領下,手腕加速轉動(外展、內收),是增強旋轉的關鍵。
(2)調節拍面方向和拍形角度,制造合理弧線,決定擊球線路。
(3)手腕和手指適度緊張,有利于固定拍形,提高擊球的準確性。
(4)回擊近網球,主要靠手腕和手指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