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嚴密的集體性
排球比賽是集體比賽項目,除發球外,都是在集體配合中進行的。沒有嚴密的集體配合,再好的個人技術也難以發揮,更無法發揮戰術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隊,集體配合就越嚴密。
排球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的符合規則規定的攻防動作的總稱。排球比賽規律一般是按照發球→接發球進攻(簡稱一攻)→接扣球再進攻( 即防守反攻,簡稱防反)→接扣球再進攻→直至死球的順序進行的。
接發球進攻一般由墊球、傳球和扣球(或吊球) 3項技術銜接而成;而防守反攻一般由攔網、防守(或保護)、傳球和反攻扣球4項技術銜接而成。發球與接發球是排球比賽中爭奪的第 1個回合,也是進行比賽的基礎。
隨著技術的發展,訓練程度的提高,以及規則的改變,現代排球比賽中,網上扣球、攔網已成為各強隊爭奪的焦點。而扣、攔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其他基本技術的提高。
排球技術發球是一項先發制人的進攻技術。攻擊性發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破壞對方的一傳與進攻,動搖其士氣,為本隊攔網和防守造成有利條件。發球一旦失誤就失去發球權和得分機會。
排球技術在訓練中,如果發球技術好,也可能帶動接發球技術的提高。20世紀50年代中國主要采用各種旋轉性發球和大力發球。60年代,中國和日本使用發飄球。
這種球飄晃飛行,使上手傳球接發球極易失誤。中國有些運動員發飄球技術具有獨到之處。國際上普遍重視發展多樣性和攻擊性發球,各強隊常用的發球技術主要有:上手、勾手發飄球和遠距離發飄球,還有勾手大力發球和發高吊球等(圖1)。
排球技術接發球墊球(一傳) 是組織進攻戰術的基礎技術,也是奪回發球權的重要技術環節。要求準確地、平穩地把球接送給二傳隊員或扣手(即一傳到位),盡量減少失誤,以便組成有力的進攻戰術。
國際上接發球在50年代主要是用雙手上手傳球。1961年以后,發飄球逐漸盛行,為了提高接發球的穩定性,日本、中國和國際上其他一些強隊都相繼將一傳改為雙手下手墊球(圖2)。
傳球(二傳)
是接應一傳或防守后,把球傳給扣手進攻的技術。
排球技術80年代對傳球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把球穩準地托起,而且要能迷惑對方,避開拉網,組成快速多變的進攻戰術,以達到助攻的目的。
在現代排球比賽中,二傳隊員往往起著由防轉化到攻的橋梁與核心作用,需要有特殊的技巧。中國一貫重視二傳手的特殊訓練,特別是從1976年以來,各強隊普遍著手培養身材較高、 頭腦冷靜、
排球技術戰術意識強、能攔能扣、傳球技術熟練的二傳手。國家男子排球隊優秀二傳手沈富麟,擅長隱蔽傳球,與同伴配合非常密切,能機智靈活地選擇突破口,組成各種快變戰術。
國家女子排球隊隊長孫晉芳能根據扣球手的特點傳球,跳起傳球的掩護性強,而且左手扣球具有較強的攻擊力,是一名能傳善扣的二傳手。
此外還有各種調整傳球、跳起晃傳、向側傳球以及各種假動作傳球等,都是使中國排球戰術更加靈活多變的傳球技能(圖3)。
排球技術扣球是戰術配合的后一擊,是進攻中積極有效的技術,也是得分與獲得發球權的重要手段,它是衡量一個隊進攻實力的要素之一。
一個隊扣球技術水平越高,越能為提高攔網及防扣球技術提供有利條件。扣球的攻擊威力主要表現在高度、速度、力量、變化和突然性上。
據測驗,一個優秀運動員的一記重扣,球速可達每秒28米左右。有威力的扣球往往是在球路的變化和與輕打軟吊相結合中突破攔網的。優秀的扣球手應該既能強攻,又會快攻,還要有自己的特點。強攻扣球是扣球的基礎,它一般包括近網高球強攻(平網扣球)和調整強攻(斜網扣球)。
快球和快速進攻是現今世界排球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無論是奧運會排球賽、世界杯排球賽或世界排球錦標賽,幾乎所有的強隊都越來越多地運用了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