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戰術
場上戰術常規陣形
1.名后衛4名中場2名前鋒組成.由于使用了4名后衛這種陣形在中場的配置上很多變,包括:2邊前衛+2后腰、2邊前衛+2中前衛、2邊前衛+1前腰+1后腰(即4-3-1-2陣形)、4中前衛等。
2.名后衛5名中場1名前鋒組成。
是一種傾向于進攻的陣形。由4名后衛3名中場3前鋒組成。3名前鋒使得球隊進攻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場的控制相對較弱。其中,3名前鋒與3名中場配置決定了球隊的進攻傾向。
常見的1中鋒2邊鋒+2后腰1前腰的陣形較傾向于從邊路進攻(前腰往往也可向邊路運動)。也有較少見的3中鋒強打中路的陣形。
3.由4-5-1陣型演變而來,這陣型大的變革在于祭出雙后腰,這能增強球隊的防守。此外,在進攻上,這套陣型存在很大的變化。如三名負責進攻的前衛,可以平行站位,也能夠與前鋒形成菱形。
比賽戰術
弧線球
足球運動技術名詞。指使球呈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足球在運行中,由于強烈旋轉,使兩側的空氣產生壓強差而形成。
由于球呈弧線形運行,故俗稱“香蕉球”。踢弧線球時,腳擊球的部位應偏離球的重心。常用于繞過位于傳球路線中間的防守隊員,或射門中迷惑守門員,使之產生錯誤判斷。罰直接任意球時,用弧線球射門已是得分的一種重要方法。
魚躍撲球
足球技術名詞。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撲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騰空撲球。
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圍,故能撲出用其他動作難以撲到的球。
全攻全守
荷蘭足球的代表,足球運動戰術之一。一個隊除守門員之外的10名隊員都在進攻和防守的職責,稱為“全攻全守”。
根據比賽中攻與守的需要,每個隊員都可到任何
一個位置上發揮這一位置隊員的作用。這一戰術打破了陣式對隊員的束縛,能充分調動和發揮隊員的積極性的才能。
同時,對隊員在身體素質、技術、戰術和意志品質、戰斗作風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中,米歇爾斯帶領的荷蘭隊使用這種打法,拿到了亞軍的位置,被譽為國際足球史上的第三次變革。
下底傳中
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邊線進攻中,通過個人帶球突破,或集體配合把球推到對方端線附近,然后長傳至對方球門前的戰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