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春季就已經要結束了,我們也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節氣,我們知道節氣中少不了很多傳統的習俗,那么立夏究竟有什么樣子的習俗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這些習俗和注意事項吧!
立夏在很多人看來只是一個普通的節氣,表明春天結束,夏日由此開始。殊不知這在舊時,卻是一個節日,是天子祭祀炎帝、祝融的重要日子。舊俗立夏日又稱“立夏節”,到了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慶祝儀式。其中五花八門的習俗禁忌,人們多半是知之甚少的。
厭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關注的是厭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于戶,以厭祟;圍灰墻腳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已屬蛇有關聯,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已。
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水)、紅(火)既濟之義。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
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污,還以皂莢入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于除穢驅邪。
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
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
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我們在了解傳統習俗之后應該多注意哪些養生事項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呢?我們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立夏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養生措施的,這樣才能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中醫理論認為,“立夏”前后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
精神調養
人的精神也是需要不斷的調養的,尤其是在5月,健康的養生措施也是很關鍵的。“立夏”之際,從精神上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暴喜暴怒傷及心陽。
飲食宜忌
不同的時節,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飲食措施,尤其是要注意飲食的禁忌。
宜多食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等。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熱之品,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生蔥、生蒜、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