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癥
一般治療
一.睪癥西醫治療
隱睪治療必須在2歲以前完成。在新生兒時期發現的隱睪可以定期觀察,如果小兒至6個月時睪丸還未降至陰囊內,則自行下降的機會已很小,應考慮激素或手術治療。治療的目的在于改善生育能力,改變外觀缺陷,避免患兒心理和精神上的創傷,減少睪丸惡變趨向。
1.激素治療
對低位隱睪可以嘗試采用激素治療,部分睪丸下降固定術后的患兒也可謹慎使用。治療多適用于1歲內患兒,6月后即可開始使用。激素主要有HCG、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HRH)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也可LHRH HCG聯用。
2.手術治療
隱睪診斷一旦確定,患兒6月后即可手術,激素治療無效和就診年齡已超過1歲者應盡早行手術治療,最晚不能超過2歲。手術方式主要包括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在診治高位隱睪時有明顯優勢。其他的手術方式還有睪丸自體移植術,若發現睪丸發育不良或萎縮需行睪丸切除術。如果一次手術無法將睪丸下降至陰囊則需行分期手術。
隱睪癥中醫治療
辨證論治
二.隱睪癥中醫治療
由于本病與先天稟賦不足有關,故治療應在嬰兒期開始,給予補益腎精之劑,促進睪丸及整個生殖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生長發育,促使睪丸下降到陰囊。
(一)辨證論治
本病以辨病論治為主。
1、臨床表現
單側或雙側陰囊較小,陰囊內觸之無睪丸,常在腹股處觸及隱睪。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發育遲緩,智力動作遲鈍,發脫齒搖,耳鳴耳聾,健忘恍惚等腎精不足的癥狀。
2、證候分析
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天癸缺乏,則陰囊和睪丸發育不良,睪丸不能及時正常下降至陰囊,形成隱睪。腎主生殖與發育,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干耳,腎精不足,不能化氣生血,充肌長骨,充髓實腦,故見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動作遲鈍,發脫齒搖,耳鳴耳聾,健忘恍惚等癥。
3、治法補腎益精。
4、方藥補腎散:
方中用熟地黃、山萸肉、枸杞子、懷牛膝滋補肝腎;紫河車為血肉有情之品,合人參當歸大補氣血;鹿茸、巴戟天、仙茅、肉蓯蓉、補骨脂溫腎壯陽,鼓舞腎氣;柴胡、蜈蚣、麝香疏肝通絡,開竅醒腦,促進大腦分泌性激素。諸藥合用,起補腎益精,促進性激素分泌的作用。
(二)單驗方治療
熟地、肉蓯蓉、仙靈脾、巴戟天、沙蒺藜各6g,菟絲子12g,生牡蠣15g,肉桂1.5g(后下),蛇床子4.5g。水煎服,每日1劑。顧氏以上方為基礎方加減治療一雙側隱睪的15個月小兒,結果服藥50余劑,左右側睪丸均先后下降至陰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