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癥狀
子宮肌瘤有無癥狀及其輕重,主要決定于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以及并發癥。有的肌瘤小、生長緩慢、無癥狀,可以終生未被發現。近年由于B型超聲檢查的廣泛應用,不少患者是因常規查體,經B超檢查發現有子宮肌瘤,而其本人并無癥狀。多數患者是因有癥狀而來就醫。子宮肌瘤常見的癥狀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溢液、壓迫癥狀等。
一、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
1、月經改變
是子宮肌癌最常見癥狀,可以表現為月經改變(即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或月經周期縮短)或持續性、不規則出血。在各類腫瘤中,最易發生陰道流血者為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而漿膜下肌瘤較少有月經變化
2.腹部包塊
多在子宮肌瘤長出盆腔后發現,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時明顯,腫塊一般位于下腹正中,呈實性,可活動,形態不規則或有高低不平感,生長緩慢,以漿膜下肌瘤多見。
3.陰道分泌物增多
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導致白帶增多;脫垂于陰道內的粘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壞死,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腹痛、腹墜
漿膜下肌瘤扭轉時并發急腹痛,紅色變性時腹痛劇烈可伴發熱。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宮收縮,可出現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經期加重。
5.壓迫癥狀
肌瘤增大,可壓迫鄰近器官,產生各種癥狀,尤多見于子宮體下段及宮頸部肌瘤。壓迫膀胱則產生尿頻、排尿困難或尿潴留等;壓迫直腸產生排便困難;少數情況下闊韌帶肌瘤壓迫輸尿管引起腎盂積水;壓迫髂內、外靜脈和神經可引起下肢水腫或神經性疼痛。
6.不孕或流產
肌瘤壓迫使輸卵管扭曲,宮腔變形,妨礙受精卵著床。黏膜下肌瘤可引起流產。
7.繼發貧血
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發性貧血。
8.低糖血癥
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
二、中醫臨床癥狀
1.氣滯血瘀證
輕者月經正常,重者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脹痛,小腹作脹或隱痛,有肛門部下墜感,舌質暗紅,邊有紫斑點,脈沉弦或細澀。
2.陰虛火旺證
月經先期,經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熱,或下腹內覺熱,乳頭癢或刺痛,或乳房脹痛牽及腋窩,經后赤白帶下,或黃白相雜,舌質紅,苔少津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