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
癥狀
人體感染甲肝病毒后,通常約有1個月的潛伏期,此時沒有癥狀,之后可出現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發燒,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和皮膚發黃,有的病人有腹脹或腹瀉,尿呈褐色,大便色淺,檢查肝臟有腫大和觸痛或叩痛的體征,肝功能檢查顯示谷丙轉氨酶(ALT)明顯異常,患者血清甲肝抗體呈陽性或滴度明顯升高,癥狀輕重各異,輕癥病程1-2周,重癥可致數周或更長。
黃疸時期:起病急,有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痛,腹瀉,鳥色逐漸加深,至本期末程濃茶狀,少數病例以發熱,頭痛,上呼吸道癥狀等為主要表現,本期持續1-21日,平均5-7日。
黃疸期:自覺癥狀可有所好轉,發熱減退,但尿色繼續加深,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于2周內達高峰,可有大便顏色變淺,皮膚騷癢,心動過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肝腫大至肋下1-3cm,有充實感,有壓痛及叩擊痛,部分病例有輕度脾腫大,本期持續2-6周。
恢復期:黃疸逐漸退,癥狀減輕以至消失,肝,脾回縮,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本期持續2周至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