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山上寒冷,因為寒冷的空氣和積雪,與其它季節相比,人體大約多消耗10-20%的能量。因此,要穿著輕便且能防風、防水、保溫、透氣的功能性登山服。棉制品服裝不適合冬季登山。因為棉制品服裝,排汗和排水的速度慢,汗涼了以后,體溫會急劇下降,會使身體處于低溫狀態。
2、登山鞋也要選擇防水、透濕、保溫功能好的到腳腕以上高綁鞋,同時要選擇厚底鞋。
3、要沿著雪道上的腳印前行,沒有腳印時,要用鞋底全力壓地面行進。
4、沿坡度大的坡面下山時,步幅要小,上體要稍微彎曲。
5、背包在摔倒的時候,可起到防止頭部或腰部受傷的緩沖作用,因此一定要攜帶。
四、登山要領
1、登山意味著不是走平地,而是長時間走彎曲的山路。平時不運動,然后突然就像做極限訓練那樣登山的話,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因此,平時要多做簡單的散步等運動,登山的時候,慢慢地調節自己的速度。
2、速度、步幅以慢走速度,步幅要小,心情要保持愉快。
3、調節速度,在平緩的上山路或下山路上,保持1公里20-25分鐘的速度較好。
4、調節步伐,登山開始后,30分鐘至1小時是累的時段。30分鐘以后,神經、血液循環速度、體溫、新陳代謝等身體變化開始出現。此時,調控失敗的話,肌肉力量下降,關節沖擊加大,身體會出現難以適應的情況。所以登山20-30分鐘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裝備以后再出發較好。
5、調節體溫,山是溫差非常大的地區。隨著高度增加,體溫也會急劇下降。有報告顯示,每上100米,體溫就會上升0.6度。風力對體溫的影響也很大。風速每秒達1米時,體溫就會減低1度。
6、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過大),腳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積大,以避免滑落,身體不要過于彎曲,以免增加腰部壓力,盡可能保持身體平直。
7、下坡路:下山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登山的時候,大多數事故都發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時候,因為受加速度的影響,腳與鞋容易脫離,使腳部受傷,或產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緊鞋帶,安全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