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能預防疾病
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接受日光、空氣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經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刺激,皮膚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斷受到鍛煉,增強了其耐受力,大腦皮層也對冷和熱的刺激形成條件反射。當自然因素發生變化時,孩子就能迅速而準確地進行反應,使身體跟外界環境保持平衡,這樣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
在戶外活動,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后,可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預防和治療佝僂病。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紅血球,防止貧血。新鮮空氣中的氧氣,能促進新陳代謝,并有殺菌的作用。
7、促進智力發育
體育鍛煉中的各種動作直接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和調節。人在活動時,肌肉中的神經可將各種刺激沖動傳到大腦,從而促進大腦的功能,使大腦對動作反應更加靈敏。前幾年的聯邦德國一份報告說:學習游泳的嬰兒長大后,其智力、獨立能力和自信心都要比其他兒童強。從生理角度看,體育運動可以增加腦的血流量,能供給腦細胞更多的養料和氧氣。三歲前的營養對決定智能十分重要,而運動很有利于嬰幼兒對營養的攝取,促進腦細胞的正常生長發育,對智力發展很有益處。
8、可塑造兒童性格
體育鍛煉不僅是身體的鍛煉、大腦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鍛煉。體育運動能克服某些不良行為,使兒童的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當孩子在澡盆里玩水,在跑著、笑著去追逐滾著的皮球,在陽光下接觸大自然的時候,嬰幼兒的情緒會十分快樂。這種良好的情緒有助于身體健康。運動還能培養孩子的毅力。幼小的孩子做一些動作要付出較大的努力,有時要克服各種困難,這就是很好的意志鍛煉。運動后,孩子更有自信心和成功感。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懂禮貌,與人相處較為主動平和。適當的運動對兒童人際關系發展有很大作用,使兒童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和遵守規則的行為,適于日后的社會需要。對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要多讓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和各種游戲,與眾多兒童接觸,可改變其孤僻、憂郁的性格,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9、體育運動是健美的佳藥方
鍛煉可防止兒童由于營養過剩而造成的肥胖。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的肌肉比較有力,關節比較靈活,脊背比較挺直,小腹比較扁平,腰肢比較纖細,體態良好,動作協調優美,對自己比較有信心。因而他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