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發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應當使用此類藥物。
常用ACEI類藥物有:依那普利、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現明顯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
ARB包括:纈沙坦、替米沙坦、厄貝沙坦、氯沙坦等。用藥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壓偏低。
(7)調脂治療
調脂治療適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變生活習慣基礎上給予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目標為下降到80mg/dl。
常用藥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近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發病率。
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應用特制的帶氣囊導管,經外周動脈(股動脈或橈動脈)送到冠脈狹窄處,充盈氣囊可擴張狹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擴開的狹窄處放置支架,預防再狹窄。
還可結合血栓抽吸術、旋磨術。適用于藥物控制不良的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選急診介入治療,時間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3.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簡稱冠脈搭橋術,CABG)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通過恢復心肌血流的灌注,緩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命。
適用于嚴重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療或治療后復發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或出現室壁瘤、二尖瓣關閉不全、室間隔穿孔等并發癥時,在治療并發癥的同時,應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
手術的選擇應該由心內、心外科醫生與患者共同決策。
臨床中常常分為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