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原因造成了肝損傷的出現,有很多的肝損傷患者對肝損傷并不是很了解,有些患者不知道肝損傷的治療方法,也有的患者不知道肝損傷有哪些并發癥,還有的患者不知道如何急救,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Pachter報告輕度肝臟外傷行非手術治療成功率可達95%~97%。
采用非手術治療的理論依據是
①86%的肝外傷在手術時出血已停止,由于解剖原因右肝、正中裂傷自行止血的機會更多。
腹腔灌洗陽性而手術探查者67%的不需進一步外科處理。
②CT、BUS能準確判斷并動態監測傷情,為非手術治療提供了條件。
③非手術治療打擊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病人易接受。
肝損傷后非手術治療的指征
①Ⅰ、Ⅱ級或Ⅲ級血腫(AAST分型)無活動出血,血腫不進行性擴大的病人。
②血流動力學穩定者,出血量不超過600ml。
③腹膜炎癥狀輕,病人神志清楚能配合體檢者。
④無腹內合并傷者。上述情況可在動態監測生命體征、血紅蛋白、腹圍的情況下,暫不手術治療。
肝損傷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2周以上,鎮靜止痛,輸血補液,預防感染,正確使用止血藥物。
抗生素的選擇以膽汁可能存在的細菌為依據。止血藥物以促凝、抗纖溶藥物聯用,必要時聯用小血管收縮劑。
腹脹病人可行胃腸減壓術,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使腹內積血易于吸收。
部分病人可行選擇性肝動脈造影,查找出血灶后行栓塞治療,效果較好。
動態監測中床旁BUS方便。
如果在檢測當中,發現病人出現生命體征變化或者患者的腹內活動性出血,并且每小時超過200ml的時候,就要轉為手術治療。應該注意包膜下血腫發生延遲性肝出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