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桿頭體積卻達到了近400cc的開球木桿,為了保證桿身的出色韌性,必須使用相當高品質的碳素纖維,價格肯定昂貴。
那么,使用“拷貝”桿有什么壞處呢?我們已經知道,假桿的桿身使用的是玻璃鋼纖維
其扭轉度非常大,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球手在擊球時,會感覺到桿面的抓球力不足,同時也非常容易擊出“右曲球”;
這時候,球手往往會下意識地通過增加手臂的力量及其他不正確的動作來進行彌補;
此外,由于“拷貝”桿身較硬、彈性不足,球手在揮桿擊球時。
很難體會到通過利用桿身的韌性(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彎曲)來“抽球”時的感覺;這種感覺對于初學者掌握正確的揮桿姿勢非常重要。
另外,“拷貝”桿的桿頭制造中也有缺陷。大家知道,在成套鐵桿中,每支桿除了長短不等以外,桿頭的大小也不一樣:長鐵的小,短鐵的大。
正規廠家生產的球桿,為了保證每支桿都具有同樣的揮桿感覺、以及同樣穩定的彈道和方向。
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每支桿的重心進行調整,來使整套球桿的重心距離保持一樣。
我們經常能夠從品牌球桿的宣傳手冊上面看到“適當的重量分配”或者是“重心漂移”的字樣,實際就是這個意思。
而“拷貝”桿出于成本上的原因,不會去進行這樣的調整,如果球手使用這樣的球桿。
就無法獲得同樣穩定的擊球感覺,也就無法使身體肌肉“記憶”住固定的揮桿動作,造成大量的時間、精力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