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四:孩子發高燒了也要等醫生看了再處理
有些家長擔心給孩子吃了退燒藥后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或者不知道該給孩子用什么藥,于是,孩子都已經燒得小臉蛋通紅了也還是不給孩子積極降溫,非要等到見了醫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過來醫院,在診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已經發燒到38.5℃以上了,就應該積極先給孩子降溫,尤其是已經高燒的寶寶,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的發生。
總之,孩子在發燒時,家長應該多點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而不是只盯著體溫數字,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還好,就不必太過于擔心,但需要提醒的是,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不能自行抵御感染,一旦有發燒時,還是建議帶去醫院給醫生看看,好不要自己自行給孩子用藥。
寶寶發熱三好招來幫忙 多喝水吃蔬果勤換衣
多喝水吃蔬果
小兒發熱期間出多喝水,勤測體溫之外,家長還需要仔細觀察病情,如寶寶出現驚厥,呼吸快,異常哭鬧,發熱持續不退,不哭不鬧進食差,老是睡覺,精神差等任何異常情況,就需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未到達醫院前也注意測寶寶體溫,必要時先給予退熱處理,以免引起抽風。發熱患兒應多給水喝,多讓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物質,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但不要一次吃太多,吃太多有部分小兒可能會嘔吐,可以少量多次,因為體溫降低時皮膚蒸發水分,如果沒有充足水,吃什么退熱藥物也不管用。
勤測體溫多換衣
應勤測體溫,當小兒手腳冰涼時一般馬上就要發熱且體溫還會上升,這時要注意保暖,溫水擦身,小兒好不要酒精擦浴,因為寶寶皮膚嫩,可能會吸收且對皮膚有刺激,當寶寶高燒身體發燙時,衣服或包被可比平時少,有利于散熱,當小兒手腳暖時一般體溫正常或已經上升至高點,可以多穿一點,當環境溫度很高時,可以使用空調或風扇,但不能對向風口。
當體溫小于38 .5℃時,主要以物理降溫為主,如可以給寶寶多喝水,洗溫水浴,溫水擦身,四肢發燙后可以使用冰敷,也可選用退熱貼。
當體溫大于38 .5℃時,可以口服退熱藥物,對于既往有高熱驚厥(抽風)小兒,建議38℃時開始使用退熱藥物,因為這種寶寶再次高熱驚厥可能性很大,小兒常用退熱藥物有美林(布洛芬),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具體劑量請參照各種藥物參考劑量,不建議給寶寶服用阿司匹林,尼美舒利退熱,尤其是13歲以下兒童,其可能會出現肝臟壞死及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一般24小時內一種退熱藥物使用不超過4次,也可以兩種退熱藥物交替使用,使用退熱藥物后要多給寶寶補充水分。退熱時寶寶出汗比較多,需要及時更換衣服。
體溫多高算高
正常人體體溫36℃-37℃,一般認為小兒腋表溫度超過37.4攝氏度可認為是發熱,如只是個別1次體溫稍高,小于37.4℃,患兒全身情況良好,又無自覺癥狀,無咳嗽,無嘔吐等癥狀,可認為是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