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添加輔食輔助寶寶長牙
正確添加輔食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同時還可鍛煉孩子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循環,加快牙齒的發育。添加輔食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4-6個月的寶寶,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鍛煉孩子吞咽、舌頭前后移動的能力。食物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時,可為寶寶添加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鍛煉他的舌頭上下活動,能用舌頭和上腭碾碎食物的能力。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寶寶10-12個月時,可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讓孩子練習舌頭左右活動,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饅頭片、面包片、奶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提示一:補鈣可以使牙齒發育良好,寶寶應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適時適量補充營養物質,尤其是含鈣及維生素D、A的物質。可以適當多吃一些骨頭湯、牛奶、雞蛋、豆類、新鮮蔬菜等,以促進牙齒鈣化。
提示二:寶寶出牙時間一般在4-10個月。正常情況下,女孩比男孩牙齒鈣化、萌出的時間早;營養良好、身體好、體重較重的寶寶比營養差、身體差、體重輕的寶寶牙齒萌出早;寒冷地區的寶寶比溫熱地區的寶寶牙齒萌出遲。如果你的寶寶在一歲后還沒有長牙,那就要帶他到醫院檢查了。
寶寶乳牙剛長出的常見護理
寶寶乳牙剛長出就發燒,別擔心只要會護理舉行。很多寶寶都會在長牙的時候出現低燒的情況,一般都是低燒,這種情況下其實無需退燒的,適當給寶寶多喝點水和適量的運動就行了,因為長牙期間可能會導致牙齦發炎所以才會出現發燒的情況。
進食后需溫水清潔口腔
家住番禺洛溪新城的戴女士一直忙于事業,今年5月份以38歲高齡產下一子。中年得子的她辭掉工作,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寶貝兒子。當小寶寶嘴里冒出第一顆牙齒時,戴女士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然而,小寶寶接踵而來的不適卻讓她手足無措:流口水、還發燒,寶寶不停地哭鬧。戴女士只好抱著兒子到武警番禺醫院兒科求醫。醫生告知這是寶寶的長牙期的正常反應,戴女士還是不相信,堅持要給兒子進行全面檢查,稱是怕自己高齡鏟子,寶寶身體會有什么差錯。直到看到寶寶體檢結果,戴女士才松了一口氣。
據武警番禺醫院兒科羅有同主任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像戴女士這樣“緊張”的媽媽十分普遍。尤其是寶寶在長牙期出現的不適反應,更讓這些媽媽“抓狂”。一般寶寶從4-6月開始長乳牙,通常下門牙會先長出,從第1對乳牙萌出之后,大約每4個月左右,萌出1對牙齒,到2歲半就可以長齊20 個乳牙。有些寶寶會出現煩躁不安、胃口不好、睡眠不安、流口水、發燒、牙齦腫痛等現象。家長只要把握寶寶長牙期會發生的伴隨癥狀,準確地采取預防措施,大可輕輕松松、開開心心地看著寶寶一點一滴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