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么時候開始補鈣
按寶寶生長發育狀況來區分,嬰兒補鈣佳時間是在寶寶出現缺鈣早期癥狀的時候,比如寶寶有入睡盜汗、夜驚、夜啼、擦枕、枕禿等癥狀的時候,或者是寶寶有發育遲緩的表現(周歲內嬰兒發育是"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比如寶寶2個月后不能抬頭、4個月后不能翻身、半歲坐不穩、7、8個月不會爬、快周歲了不能站,不會走等等。有這些表現就說明寶寶有缺鈣,這時候補鈣是佳的。
如果是按季節區分,嬰兒補鈣佳時間是在夏季,夏季氣溫高,寶寶戶外曬太陽多,紫外線照射裸露皮膚能在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因此夏季補鈣、事半功倍。
疑問二:寶寶缺鈣有何表現?
1、頭周圍有一圈枕禿,這一部分頭發長的很慢,枕禿越明顯說明缺鈣越嚴重。
2、晚上經常鬧覺,啼哭不止,睡覺不安穩。
3、經常出汗(排除了穿衣過多、天氣熱、活動量大等原因)。
嬰幼兒補鈣的標準
2000年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所提供的數值如下。
0-5個月需要300mg/日;
5-12個月需要400mg/日;
1-4歲則需要600mg/日;
4-11歲需要800mg/日。
補鈣≠長高 蛋白質更重要
一說到長高,自然就離不開補鈣,然而事實上補鈣跟長高并沒有必然聯系。孩子的個子高矮除了跟遺傳因素有關,還跟營養、睡眠和運動等因素有關,鈣質和長高沒有直接的關系。
鈣質的主要功能是強化骨骼、增加骨質密度。通常意義下的補鈣,是及時補充體內流失的鈣,以維持骨骼密度。補鈣并不能使骨骼變長,甚至也無法使骨骼變粗,而且一旦鈣攝入過多,反而易導致泌尿系結石及出現便秘等不良反應,不僅給孩子帶來病痛,還會影響長高。如果非要說飲食跟長個的關系,恐怕蛋白質的影響更大,如果能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并保證充足的睡眠,非常有利于孩子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