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咬碎體溫計怎么辦
玻璃棒式水銀體溫計,是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診病時的常用之物。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體溫計也漸漸成為人們體察身體狀況的必備家庭藥箱物品之一。
目前市面上的體溫計價格不一,相對電子體溫計來說,水銀體溫計的價格便宜比較,攜帶比較方便,所以,現在家庭中常見的是水銀體溫計。
然而,很多家長在給小寶寶使用水銀體溫計的過程中,卻有一些擔憂:當體溫計塞到寶寶腋窩時,寶寶總因不適而動來動去,或總夾不穩,有時稍微動一動,體溫計便“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打碎了,還有些小寶寶不懂事,將體溫計塞到嘴巴里,一不小心把 “口表”末端給咬破了……
不少家長在遇到像上述小孩摔破或咬破體溫計的情景時往往是驚慌失措,擔心寶寶會中毒或喪命了。
如果寶寶不慎咬破了體溫計,應盡快到醫院,由醫生酌情給予洗胃或導瀉,可以服用粗纖維食物如韭菜來促進汞的排泄,或遵醫囑口服50%硫酸鎂導瀉,使水銀盡快排出體外,必要時遵醫囑,口服二巰基丙磺酸鈉解毒。
如果孩子是誤食體溫計被玻璃卡住了食道,應立即到醫院處理。
而咬破或打碎的體溫計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在于金屬汞具有易揮發的特殊物理性狀。
水銀體溫計在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 可致玻璃破碎, 水銀流出,易蒸發形成汞蒸氣,汞蒸氣通過人體的呼吸和皮膚毛孔進入人體,引起咽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難、胸骨后疼痛,汞蒸氣隨著呼吸道進入肺泡后,很快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引起急性汞中毒,并出現一系列的相關癥狀。
同時,汞還是一種神經毒,當它進入腦組織后會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害,容易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包括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和痙攣性疼痛、共濟失調等。
所以,如果懷疑孩子嚼碎體溫計后誤吞水銀,吐出物不要用掃帚或拖把清除,好戴好手套帽子,用軟質手紙邊擦拭邊包裹,然后放在小瓶中,裝進密封的塑膠袋里,標注好“廢棄水銀”等字眼,并交給環保部門處理,切不能將此污物投入垃圾箱,更不要倒入下水道,以免污染了環境特別是污染了水源,或是變成汞蒸氣散布于空氣中,通過呼吸道吸入而對人體產生危害。
失手打碎的水銀體溫計,也應該要迅速將失落的水銀收集起來,對收集不起來的水銀,可以撒些硫磺粉,使之形成難以揮發、性質穩定的硫化汞,再用濕棉棒或寬膠帶將其撿起來放在小瓶中,裝進密封的塑膠袋里,千萬不可一掃了之,因為汞蒸氣會吸附在房間的墻壁、家具上,久久不能清除,對人體造成持續的危害。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處理之前要先馬上關掉室內所有的加熱裝置,并打開窗戶保持室內通風。
總結:經過上述的講解,現在父母對嬰兒的體溫有了新的認識,在測量嬰兒體溫的時候要注意,要選好測量的辦法,以免嬰兒咬碎體溫計,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如果你還想了解嬰兒的相關內容,可以閱讀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