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
朝天宮位于南京城水西門內冶城山,是江南規模大、保存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筑群,現為南京市博物館。
南朝時曾為總明觀太學所在地,明朝時為朝廷舉行盛典前練習禮儀的場所,也是官僚子弟襲封和文武官員學習朝見天子的地方。
原來的朝天宮毀于太平天國戰亂期間。現存朝天宮古建筑群為戰亂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間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
從原來的道教建筑變成了儒家的文廟和江寧府學(原來的江寧府學舊址則改為武廟,民國時期改為考試院,在今日雞鳴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帶)。
閱江樓
閱江樓坐落在南京城西北角的獅子山巔,瀕臨長江。
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之一,與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
閱江樓碧瓦朱楹、飛檐峭壁、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明代風格,古典的皇家氣派。
1374年春(明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在京師(今南京)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并撰寫《閱江樓記》,又命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佳,后入選《古文觀止》。
建樓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突然決定停建。直至2001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從此結束了六百年來“有記無樓”的歷史。
雨花臺
雨花臺從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這一帶傳禮授農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雨花臺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托,以紅色旅游為主體,融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雨花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紀念圣地,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和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一個集教育、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江蘇省級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南京明城墻
南京明城墻修筑于明朝,歷時21年建成,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
南京明城墻在鐘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墻的外廓城周長更是超過60公里。
南京明城墻不僅是我國的第一大城墻,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墻,并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墻。
南京明城墻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筑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墻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中國秦長城之后的又一歷史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