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齡
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
4.遺傳
某些多發性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細胞內遺傳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結腸上皮內的另一個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時是正常的。
以后當此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時,則在突變部位發生腺瘤,這種突變稱為體細胞突變。
臨床表現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癥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也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
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
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檢查
1.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2.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