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履養足
“足為精氣之根”,足底穴位是人體多個臟器的反射區,因此雙足與周身陰陽、氣血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腿足狀態差,容易導致氣血不暢,百病叢生。老年人選擇一根合適的手杖,可以增加腿足的支撐力,提供關節保護,減少損傷。
手杖的長短是重要的。當人體直立、兩手自然下垂時,手杖高度與手腕部同高適宜。需要注意的是,手杖的把手部分不要太光滑,底部一定要能夠防滑。底部為多腳設計的手杖,支撐力和穩定性更好,尤其適合平衡能力較差、有中風史、關節炎或腿部有傷的老人。其次,手杖不宜太沉,否則不方便使用。
靜坐養筋
中醫認為,靜則養神。《素問•五運行大論》記載:“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臟為肝”。所以,靜坐可以柔肝舒筋,氣血得以收斂、潛藏,則筋膜得養,終達到養神、養身的目的。對于現代工作生活節奏快的都市人來說,靜坐是非常好的養生方法。
簡單的盤腿靜坐,配合均勻緩慢的呼吸、閉目養神,每晚入睡前靜坐15分鐘左右,可有效舒緩緊張壓力,緩解慢性疼痛,改善睡眠不佳。
以上“六養”,在培養高雅情操的同時,可使臟腑和順、氣機調暢,實現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堅持養生習慣
每日蔬果不可少
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減少患癌癥和心臟病的危險。因此,每日的飲食應保證有蔬菜;水果可以放在家中容易看到、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提醒自己多吃水果,或者帶到學校、單位當零食吃。
吃一頓營養的早餐
早餐是激活一天腦力的“燃料”。吃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思維敏銳、反應靈活,從而提高一天的學習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吃早餐習慣的人還不易發胖,記憶力也比較好。
讓自己有好睡眠
好的睡眠品質比睡眠時間的長短更重要。
每日運動30分鐘
每天運動30分鐘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能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松、憂郁癥、肥胖癥等疾病的發生。另外,運動還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增強自信心。
用牙線剔牙
剔牙并不是非要等食物塞進牙縫里才要做的事。嚴格的講,我們應該每天使用一次牙線,特別是在飯后。經常用牙線剔牙,不僅可以降低患齲齒的幾率,還可以保護心臟。
把大自然“帶”進屋內
與大自然結合的感覺可以減輕壓力。因此,在工作之余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山間去玩耍或去河邊釣魚等。在家中或辦公室種植花卉、養一缸魚都是不錯的選擇。
結語:其實健康養生遠遠沒有那么復雜,關鍵的是看我們平日里能不能夠堅持下去。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養生“六養”和養生的好習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