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說,血海穴屬于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癥”的重要穴位,具有養血活血、健脾化濕、祛風止癢的功效,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科疾病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病癥的主要穴位。
承山穴
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承山穴是人體有效的祛濕要穴,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毒。有些人輕輕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表明體內有濕。
濕毒有時總是來的如此的突然,那么該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毒呢?其實,濕毒的分辨并不是很難,只要你細心觀察便很容易察覺并能夠“對癥下藥”,以便快速清除。
濕毒的癥狀
眼腫舌大
如果早晨醒來時,你發現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這就說明你體內有濕毒!
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脾濕,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態。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一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跡。脾濕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食欲減退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么也不想吃;亦或是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里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惡心感。那你就要小心了!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毒進入體內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濕。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
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征候。
結語:體內有濕毒對我們人體來說可能是個噩耗,不過也不是很難防治。從本文的介紹中,從濕毒對人的危害,還有如何去除濕毒,還有濕毒出現時的征兆,全方面的讓你全面認識“濕毒”,認識并清除濕毒便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