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戒不按食物安全期吃
有些食物雖然有較好的養生作用,但在某些時間段里卻不宜食用。如食物本身處于危險期,或我們的身體處于和某種食物特質相沖突的階段時,要格外加以注意。比如蜂蜜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但要注意在農歷七月時不要吃蜂蜜,這是因為大多數有毒植物都在農歷七月開花,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后,釀出的蜂蜜也會含毒。農歷八九月份,正是秋冬養陰的補給期,應該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而生姜是辛辣食物,食用后易使人生秋燥,導致耗氣傷神,所以好不要吃。瓜類屬于陰寒食物,吃多傷脾胃,因此秋天要少吃。
七、戒盲目吃蟹
秋季正是蟹肥時,這個季節的螃蟹個大、體肥、味美,而且進入秋季,螃蟹會爬到岸上極易捕捉。因此,秋季成為了吃蟹的好時機。蟹雖好吃,但卻有許多講究。蟹要洗凈,蟹體內有大量細菌和污泥,如果不處理干凈,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蟲就可能帶至體內,使美味蟹變成殺手蟹,對健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八、戒盲目控制飲食
人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儲備應全面而均衡,必須通過豐富的飲食提供。
飲食調理是健康有效的方法,病從口入,良好的飲食搭配才是身體健康的保障之一,所以秋季飲食調理一定要合理哦!
秋季養生保健 防燥除濕保養脾胃
秋季,人的食欲增強,暴飲暴食易使胃腸負擔加重,導致功能紊亂。另外,秋季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易引起腹部著涼,致使腸蠕動變化而導致腹瀉。預防秋季腹瀉重在保養脾胃,防止胃病復發。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弱,因此飲食上不要暴飲暴食,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
比較適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按照中醫理論,秋季為人體適宜進補的季節,這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為冬季積蓄能量的需要。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山藥、扁豆、銀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秋季會帶來由“秋燥”引發的疾病,應該多吃潤肺的食物,飯前多飲雞、魚湯等。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蘿卜、西紅柿、豆腐、藕、蜂蜜等。
秋天果實大量成熟,瓜果、豆莢類蔬菜種類很多,魚、肉、禽、蛋也比較豐富。人們選擇食物的范圍擴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溫、軟、淡、素、鮮的食物,生津潤燥的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避免涼、燙、硬、辣及油膩的食品,忌暴飲暴食。“飲食有養,貴在調配。”
總之,秋季養生應以“平衡膳食、辨證配膳”為原則,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好的養生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