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且不論這句話本來的含義,也足以看出來傳統觀念中氣的重要。傳統中醫養生中,對氣血的重要性一直在強調,氣血是人體保持生命活動的動力和物質承載,而氣血的來源,很大程度上就要跟呼吸掛上勾。古來善養生、能長壽者大都遵循著相似的呼吸方式,而這并不是巧合。
呼吸對養生的作用
首先從基本的人的生存角度來說,呼吸是為了實現人體內代謝所需的氧氣與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的交換,吸入空氣,進入肺部,為身體提供必須的氧氣,供應到大腦、心臟等各個器官、組織;同時從肺葉中換氣,排出身體各項生理活動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說呼吸是人類生命活動的前提,一點也不夸張。
進一步考慮,保證生存就要呼吸,那么如果呼吸功能強大,起到的作用(也就是機體中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越大,那么是不是就能保證人生命體能更加旺盛?換言之,呼吸的好,是不是就能夠做到養生,增長壽命?
答案是可以。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空氣進入肺部后能夠充分的進行氣體交換,就能夠給機體帶來更多的氧氣,讓身體的需氧組織得到更多的氧氣,從而產生更旺盛的生理反應。反之如果單次呼吸的時間較短,身體內氣體交換就不夠充分,生命活動必然受到抑制,部分呼吸弱的人群,經常會出現大腦缺氧、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就是這個原因。
從傳統中醫角度考慮,呼吸保證了人體中氣的來源,搭建了身體與外界環境的練習,呼吸綿長,節奏均勻者可以在一呼一吸間平緩心境,保持心態的平和。而靜心靜己,是傳統養生中首要的原則。其次呼吸給身體納入的空氣,與進入胃中的水谷之氣、腎中先天之氣相結合而產生的就是人體中保證生命運行的“氣”。
事實上經過多個機構的驗證發現,人的壽命跟人體的心肺功能有著很密切的聯系,這一點在理論上中西醫學的認知都很相似。根據近幾年的研究顯示,心跳越快的人,長壽的可能性就越小,而心肺功能強健的人,身體機能、新陳代謝程度也都更強,因而壽命也有可能更長。與心肺功能關系為密切的,無疑就是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