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脫位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每天睡覺姿勢不正確可能就會導致頸椎脫位。特別是小孩子睡得枕頭太高,小孩子本來骨頭就脆弱很容易發生頸椎脫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怎么治療頸椎脫位?下面看小編具體介紹吧。
小孩枕頭睡高小心頸椎病
7歲的小朋友小花(化名)平時喜歡枕著父親的高枕頭睡覺,突然某日醒來直喊“頭頸痛”。起初,她母親并沒在意,但起床后不久,小花又喊頭頸痛并且感覺轉頭困難,感覺整個脖子“都歪了”。被嚇得不知所措的父母趕緊送孩子到醫院,檢查拍片后,專家診斷患上了頸椎寰樞關節半脫位,經過枕頜帶牽引,小花終于在昨日康復出院。
專家介紹,人體與顱骨相連的第一頸椎叫寰椎,第二頸椎叫樞椎,形狀為環形,同周圍的韌帶一起構成的關節,稱為寰樞關節。這個關節活動度很大,頭部轉動功能的絕大部分由它來完成,但也比較脆弱。如果孩童頭頸部用力運動,如睡高枕頭時頭忽然伸屈或扭轉,可能導致頸椎脫位,表現為頭頸痛或轉頭困難,嚴重時有神經功能障礙。
感冒發燒也會致關節脫位
“還有一種情況很少有家長能注意到,如果孩子近經常感冒發燒、扁桃體發炎、伴有頭暈、頭痛、低頭偏向一邊的,就要注意是否有寰樞關節半脫位的情況。”專家表示,因寰樞關節緊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別是咽后壁的炎癥就可能波及寰樞關節,使椎骨充血,韌帶和關節囊松弛,導致穩定性進一步滑坡,容易發生頸椎寰樞關節半脫位。
“近氣溫變化大,身體較虛弱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發炎。近期因為感冒發燒導致幼童脖頸關節脫位的現象也是多次發生。”骨科專家提醒廣大家長,得了感冒不要忘記保護孩子的頸部,一旦發現孩子頸部活動受到限制,或抬頭無力,或訴說頸痛,應立即就醫。
孩子出現哪些情況要就醫
骨科專家提醒,總的說來,對于孩童輕微外傷后、無顯著原因晨起后、感冒后出現的歪脖子、頸部疼痛、轉頭困難,加重切莫輕視,必須及時就醫。
發現半脫位后如何治療?專家表示,主要是枕頜帶牽引,一是要臥床牽引,二是一般建議維持24小時牽引。在牽引過程中,需注意呼吸情況,尤其是夜間,由于孩童自主反應不如成人,應加強護理,避免枕頜帶滑落影響呼吸,嚴重時造成窒息可能。
骨科專家表示,通常在有效牽引一周后,大多數的寰樞關節半脫位可獲得復位,通過頸托再保護1-2周,即可更有效康復。對于少部分牽引難以復位以及習慣性脫位的小兒,更應引起重視,此時需進一步查找原因,必要時考慮手術治療。
“頸椎錯位”即“頸椎小關節錯位”亦稱“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是指骨與骨之間關系的微小改變,幅度很小,屬頸椎小關節囊內的微小移位。
“頸椎錯位”即“頸椎小關節錯位”亦稱“頸椎小關節功能紊亂”是指骨與骨之間關系的微小改變,幅度很小,屬頸椎小關節囊內的微小移位。“頸椎錯位”屬祖國醫學中“筋出槽”“骨錯縫”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