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通常表現出乏力、癱瘓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由此可見,該病癥的十分嚴重,患者在發病初期就應及時治療重癥肌無力,以防病癥惡化。重癥肌無力是絕癥嗎?
重癥肌無力是絕癥嗎?臨床資料證明,75%~80%的重癥肌無力患者有胸腺異常,其中60%為胸腺增生,約有12%的重癥肌無力患者伴發胸腺瘤,而胸腺瘤患者中有重癥肌無力的患者占30%。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細胞通常不表達乙酰膽堿受體,但血清中乙酰膽堿受體抗體滴度升高,并存在數種針對細胞內肌肉蛋白的抗體,針對乙酰膽堿受體和肌肉蛋白的抗體可能是腫瘤引起組織分解所致。胸腺CT對胸腺瘤的術前診斷敏感性達85%,特異性98.7%,準確率95.8%,但 CT限于其組織分辨率,往往使胸腺瘤早期和微小胸腺瘤漏診,胸腺MRI檢查胸腺瘤的敏感性可能沒有CT高。
隨意運動有賴于神經肌肉突觸的結構和功能的正常。本病乙酰膽堿(ACh)的釋放量不少于常人,但受體減少,大部分ACh分子直接被膽堿酯酶水解或在增寬的突觸間隙中流失。當進行隨意動作而發生連續神經沖動時,由于突觸前膜中的囊泡補充不及時,ACh釋放量逐漸減少,致使ACh和受體結合的幾率更少,肌纖維因終板電位不足而不起反應,臨床上即出現肌肉疲勞表現。
本病乙酰膽堿受體(AChR)的減少因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大多數的重癥肌無力患者血清中能測到抗AChR抗體;血漿交換治療后,肌無力癥狀可暫時好轉。本病的發病機制可能是體內產生的AChR抗體,在補體介導下作用于突觸后膜,使Ach受體大量破壞,導致突觸后膜傳遞障礙而產生肌無力。
多數重癥肌無力患者伴有胸腺異常,10%~20% 患者合并胸腺瘤,約70%患者有胸腺肥大。胸腺切除術后,大多數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在正常和增生的胸腺中都存在一種“肌樣細胞”,其膜表面亦具有AChR,當機體受到病毒或其他非特異性因子感染后,可導致“肌樣細胞”膜上的AChR構型發生變化,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AChR抗體。然后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AChR的形態學改變而致病。
重癥肌無力是絕癥嗎?重癥肌無力起病時大多數患者以一側或雙側眼外肌麻痹為首發癥狀,若出現以上誘因而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