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血管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組織病理有白細胞核破碎的血管炎表現,有皮膚損傷,也有多個內臟損傷。本病輕重不一,輕者僅有皮損,數周可愈,嚴重者可有多臟器受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準確的診斷才是對癥治療的根本,中醫對于明確診斷變應性血管炎還是很有成就的,下面來了解一下。
一、變應性血管炎中醫診斷
1、陰虛血熱 皮疹反復發作,皮膚留下較多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口干心煩,失眠多夢,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2、寒濕凝聚 皮疹為紫癜性丘疹、斑丘疹,皮損處顏色大多正常或暗紅,疼痛輕微,口不渴,大便稀。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沉遲。
3、濕熱阻絡 皮疹分布以雙下肢為主,在紫癜性丘疹的基礎上伴發血皰、潰瘍、發熱,關節腫脹疼痛,大便溏爛,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4、熱毒聚結 發病急驟,下肢,軀干,泛發紫癜性丘疹,斑丘疹和壞死性潰瘍,顏色鮮紅或紫紅,自覺灼熱、疼痛。伴發熱 、乏力或咯血,便血。舌紅苔黃厚,脈數。
二、鑒別診斷技巧
1、要注意與葡萄疫相鑒別,葡萄疫好發于兒童及青年,發病前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皮膚粘膜多呈單一瘀斑、瘀點,常伴腹痛或關節痛或腎的癥狀。常規可見蛋白尿、血尿,偶有消化道出血癥狀。
2、要注意與蕁麻疹性血管炎、丘疹壞死性結核疹相鑒別,蕁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種水腫性血管炎,基本皮損為風團,其他皮損包括了紅斑、紫癜、結節、大皰或網狀青斑,伴瘙癢、灼熱和疼痛。嚴重者可伴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肝、脾腫大,也可出現腎、胃腸道、肺部受累表現。丘疹壞死性結核疹多見于青年女性。四肢伸側關節附近散在丘疹,觸之堅實,中心可先壞死、愈后遺留萎縮性瘢痕。也可泛發全身各部位。結核菌素呈強陽性,組織病理見結核病變。
溫馨提示:變應性血管炎患者要忌辛辣、魚蝦、煙酒等刺激性食物,夏季應忌羊肉、狗肉等熱量較大的食物。冬季天氣寒冷時可適當食用。沿海地區的變應性血管炎患者應多吃新鮮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蘿卜、白菜等含維生素C較高的蔬菜,瘦肉不限。
【參考文獻:《內科醫囑速查手冊(第2版)》《脈管炎300個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