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常見于嬰幼兒,成人也可見各種類型的血管瘤,血管瘤初期并不會對人體造成特殊的不適感,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視,另外,發現血管瘤后,因為血管瘤的類型多樣,發病原因各異,因此血管瘤的診斷和檢查非常重要,只有盡早的對血管瘤進行診斷才能及時的治療,那么我們首先要了解哪些檢查方法來診斷血管瘤,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哪些檢查方法來診斷血管瘤?
1、超聲探查
超聲圖像與組織學改變相對應,毛細血管瘤做為一種浸潤性病變,間質少。B型超聲顯示病變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楚;間隔和管壁可作為回聲界面,一般表現為多少不等、強弱不一的內回聲,并具有可壓縮性。
2、數字減影血管成像(DSA)檢查:
用于血管瘤范圍深廣等情況,以確定其范圍及周圍情況,同時便于區別血管畸形及血管瘤.
3、X線檢查及動脈造影
嬰幼兒處于骨骼迅速發育時期,眶內毛細血管瘤雖增長較快,也可引起患側眶容積擴大。選擇性動脈造影可見頸外動脈、頸內動脈或兩者供血,較大的供血動脈顯影,病變區呈高密度影。
4、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血管瘤需與出血結節鑒別,前者有典型的外形及指壓時消失或顏色變淺的特點,必要時可用針抽吸血管瘤可抽出鮮血,出血結節抽出的是陳舊血,并可摻有其他成分。
5、CT掃描
皮下毛細血管瘤顯示眼瞼腫大和密度增高,位于眼球和骨壁之間的病變,輪廓較清,形狀不規則,但與眼球的分界不清,靜脈注射陽性對比劑后,中度或高度增強。較大病變常跨越幾個間隔,如眶隔前、眼眶周圍及中央間隙,表現為浸潤性病變。
6、血管瘤的檢查:
血管瘤的檢查檢查和診斷發生于臉面、四肢、軀干者,多見體表靜脈血管畸形診斷容易;對于皮下位置較深者,可穿剌檢查,即可確診。
哪些檢查方法來診斷血管瘤?掌握了解檢查、確診血管瘤的方法,對于治療血管瘤的意義是十分巨大的,同時對治療血管瘤的方式、方法也是一種重要的參考。對于患者而言,正規的檢查可以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發展程度,幫助醫生做出正確的治療措施。專家提醒,血管瘤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