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的臨床癥狀都有哪些?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皮損的慢性易于復發的炎癥性皮膚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象。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征。尋常型銀屑病皮損從發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期、靜止期、退行期。牛皮癬的臨床癥狀都有哪些?
牛皮癬是一種伴有炎癥活動的表皮增生性皮膚病。任何年齡的人均可發生此病,大部分患者發病于30~40歲。牛皮癬主要表現為表皮增生過度、角化不全,真皮中毛細血管擴張和增生、紅斑和表面有較多的銀白色鱗屑。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牛皮癬又分為尋常型牛皮癬、紅皮病型牛皮癬、膿皰型牛皮癬幾個類型,各類型的主要癥狀如下。
①尋常型牛皮癬:一般發生在頭皮、軀干、四肢的伸側,表現為散在分布的紅丘疹或紅斑,表面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
②紅皮病型牛皮癬:比較少見、病情也比較嚴重。表現為大約全身皮膚的70%以上呈彌漫性紅色、暗紅色浸潤性皮損,表面有大量糠皮樣皮屑,不斷脫落,臨床表現為剝脫性皮炎。患者常有發熱、畏寒、頭痛及全身不適等癥狀,全身淺淋巴結腫大。病程可數月乃至數年不愈,治療較困難。
③膿皰型牛皮癬:又分為限局性膿皰型牛皮癬和泛發性膿皰型牛皮癬兩種類型。限局性膿皰型牛皮癬以掌跖膿皰型牛皮癬為多,在雙手掌和足跖部位有對稱性紅斑,紅斑上出現許多針頭大至粟粒大小的小膿皰,膿皰的皰壁厚而不易破,1~2周后自行干涸,出現小片的皮屑,刮去皮屑后可發現小出血點。泛發性膿皰型牛皮癬多為急性發病,可在數日至數周內膿皰泛發全身,先有密集的針尖大小的潛在的小膿皰,很快融合成“膿湖”。全身各處均可發疹,但以褶皺部及四肢屈側為多見。有時甲床可出現小膿皰,甲板肥厚渾濁。常伴有高熱、關節腫痛及全身不適,血常規化驗可見白細胞數增多。膿皰干涸后,隨即脫皮屑,皮屑脫落后又緊接起新的小膿皰,病程反反復復可達數月或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