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在正骨推拿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治療腰突自然有其獨到的方法。中醫治療又分為內服外用,本文從這兩個方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醫中藥治療方法。
中醫膏穴治療
人體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是干線,絡是旁支,經絡縱橫交錯,在人體里構成一張大網,穴位是經和絡的交匯點。“褚病于內,必形于外”。當人體某個部位出現癥狀,治療時要按照經絡的走向,在“阿是穴”及其相應的穴位同時展開,并遵照該病癥相應的療程進行縱橫膏穴結合治療,以達到標本兼治,徹底切斷復發根源的目的,膏藥外敷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環,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滑囊內液體吸收,使之重歸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達到消除滑囊內滑膜炎癥而痊愈的目的。
中醫中藥治療
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再加某種外因,如外傷、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等邪氣入侵機體等因素綜合的結果。中醫對“腰椎間盤突出”很早就有認識。如《素問?刺腰痛篇》中說:“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又云:“肉里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醫學心悟》也說:“腰痛拘急,牽引腿足”。以上均說明,本病可由外傷引起,咳嗽加重,表現為腰痛合并下肢痛。
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中藥) 初期
【治法】 活血舒筋。
【方藥】
1.主方補腎活血湯(趙竹泉《傷科大成》)
處方:熟地黃lO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紙lO克,菟絲子10克,當歸尾3克,沒藥3克,山茱萸3克,紅花2克,獨活3克,肉蓯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下肢放射痛明顯者,加地龍12克、威靈仙15克。疼痛甚者,加乳香5克、細辛5克。
2.中成藥小活絡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治傷消瘀丸 、散風活絡丸、大活絡丸均可選用。
中、后期
【治法】 補養肝腎,宣痹活絡。
【方藥】
1.主方獨活寄生湯(孫思邈《千金方》) 處方:獨活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防風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杜仲12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黨參12克,熟地黃15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沖)。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①天麻片,口服,每次服3~5片,每日3次。②壯骨關節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早晚飯后服。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治療 取穴:腎俞、環跳、委中、殷門、陽陵泉、承山、懸鐘、阿是穴。用瀉法,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練功活動 急性期患者應嚴格臥床3周。按摩推拿前后也應臥床休息,推拿后一般臥床2周。癥狀基本消失后,可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疼痛減輕后,應開始鍛煉腰背肌,以及在單杠上懸吊前后擺腿練習等。
外用熱敷藥療法:
中藥熱熨用狗腿骨、烏梢蛇、附片、秦艽、木瓜、田三七適量配制成藥酒,用紗布4~8層浸濕,覆于治療部位,再用理發用的電吹風調至中擋,對準治療部位進行熱熨。
亦可借助于紅外線燈或100~200W的白熾燈照射至藥酒紗布干燥為止。或用當歸、川芎、威靈仙、透骨草、川芎、草烏、制乳沒等藥各適量研末,將100克裝入20厘米×15厘米布袋內,滴上幾滴食醋,置于患處,用聲效應治療儀作熱熨,效果良好。
腰突癥骨質增生癥這個病是慢性病,不要相信速效!‘骨病不是一朝而就,治療也應該遵循基本邏輯,在此建議您采取中醫保守療法,外用熱敷藥中成藥,見效快無任何副作用,花費少。
(1)還有局部藥物封閉治療
藥物封閉治療是將局麻藥物以注射方式進行神經根封閉、椎管內封閉、骶管內封閉等,現在最常見的是骶管滴注方法,將生理鹽水和局麻藥物、激素、神經營養藥等按照不同比例通過骶管滴注入硬膜外,起到消除神經根水腫和炎癥作用,對于疼痛劇烈的急性期病人,止痛效果相當好。
(2)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藥
包括藥膏、熱敷、生草藥外敷、藥物加紅外線導入、藥物加離子導入、藥物熏蒸等等方法,通過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等原理,減少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神經疼痛。
治療腰突,在初發作時患者就應該去正規醫院治療,如果想試試中醫治療方法,也應該去正規中醫院,街頭中醫多數不具備從醫資質,患者們一定要睜大雙眼,別被虛假宣傳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