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常發生血小板減少,導致凝血功能障礙,易并發出血性疾病。那是什么原因導致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減少的呢?
1.血小板生成素分泌減少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減少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血小板數量、體積與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密切相關,而肝臟又是合成血小板生成素的主要場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細胞受損和肝纖維化的加重,出現肝臟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使得血小板生成素合成受到影響,作用于巨核細胞的血小板生成素也就越少,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
2.脾功能亢進
肝硬化患者常出現脾大、脾功能亢進,由于脾功能亢進血小板破壞損傷增多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而大體積血小板的出現是為了適應血小板減少時機體的需要,血小板在脾臟停留時間縮短、成熟受到抑制、壽命縮短,導致血小板減少。
3.低蛋白血癥
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癥,導致巨核細胞釋放的大體積血小板增多或結合在血小板上的纖維蛋白原增多,引起血小板易于聚集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減少。
4.骨髓細胞受到抑制
也有研究表明肝炎病毒和血清其他毒素對骨髓細胞有抑制作用,這可能成為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又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