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是常見的臨床疾病,是因顱內疾病引起腦脊液分泌過多或腦脊液循環吸收障礙而引起。在臨床上引起腦積水的常見病因有炎癥、腦血管疾病、腦外傷等都可造成液體在腦組織內積聚從而形成腦積水。在臨床上,腦積水好發于嬰幼兒,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嬰幼兒。腦積水為什么好發于嬰幼兒呢?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一、腦積水為什么好發于嬰幼兒呢
1、先天畸形:如中腦導水管狹窄、膈膜形成或閉鎖,室間孔閉鎖畸形(第四腦室正中孔或側空閉鎖),腦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腦扁桃體下疝等。
2、感染:胎兒宮內感染如各種病毒、原蟲和梅毒螺旋體感染性腦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纖維組織阻塞了腦脊液的循環孔道,或胎兒顱內炎癥也可使腦池、蛛網膜下腔和蛛網膜粒粘連閉塞。
3、出血:顱內出血后引起的纖維增生,產傷顱內出血吸收不良等。
4、腫瘤:可阻塞腦脊液循環的任何一部分,較多見于第四腦室附近,或脈絡叢乳頭狀瘤。
5、其他:某些遺傳性代謝病、圍產期及新生兒窒息、嚴重的維生素a缺乏等。
二、腦積水的危害
1、會導致智能障礙
患者的智力障礙可僅有輕度記憶力及計算力減退,常伴有遲鈍、淡漠、緘默等。嚴重患者可呈癡呆狀,少數患者可有激動、易怒、哭笑無常、幻覺、譫妄等。
2、會導致行動障礙
行動障礙常在精神癥狀出現后逐漸開始,患者主要表現為起步困難,行走緩慢不穩。肌張力和腱反射常增高,反射陽性。有時呈現輕偏癱。
3、會引起尿便障礙
患者主要表現為尿便頻繁、尿失禁或排尿困難,有時這些癥狀僅在晚期患者身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