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咽炎是小病,可以自己痊愈,對身體沒什么大的危害性。其實不然,咽炎除了出現咽痛癥狀外,還可引起中耳的炎癥,甚至可以引起耳聾。
人的鼻咽部至中耳腔有一狹窄的長約2.5cm~3.5cm的咽鼓管,兩端均有開口,是溝通鼻咽與中耳腔的管道。咽鼓管在平時閉合成縫隙狀,在張口、吞咽、呵欠、歌唱時咽鼓管開放以調節鼓室氣壓,保持鼓膜內、外壓力的平衡,維持中耳傳音裝置的各種正?;顒?,有利于聲波傳導。
咽炎的炎性滲出,使分泌物增加,黏膜腫脹,造成咽鼓管的堵塞,影響外界空氣正常進入中耳腔,中耳內的氣體就會被黏膜吸收,造成耳內形成負壓發生病理變化。中耳黏膜充血、腫脹、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中耳腔積液,使耳朵的傳音功能受到影響,聽力也會逐漸減退。當頭位發生改變的時候,積液會暫時離開,聽力障礙有所緩解;有時會伴有自聲增強現象,即對于自己說話聲音會感覺比往常的聲音響亮;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耳鳴、耳疼和耳內悶塞感,用手指按壓耳屏,癥狀會有所減輕。如果咽炎反復發作,就會讓咽喉腔內的細菌進入中耳腔形成化膿性中耳炎,從而影響耳朵的傳音功能,嚴重者表現為耳聾。
因此在咽炎發作時切忌捏鼻鼓氣,以免細菌侵及中耳腔,同時應積極治療咽炎,保護雙耳聽力,避免耳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