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是人類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但飲食要有節制,營養要充分,否則會影響人體正常功能,導致氣機紊亂或正氣損傷而產生疾病。祖國醫學早就認識到飲食勞傷可導致腫瘤的發生。若飲食膏粱厚味、辛辣之物,影響脾胃功能,脾主濕,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蘊于內,積久不散,津液不化,津液凝聚成痰濁,痰積而為腫物。《景岳全書·痢疾· 論積垢》中闡述的很清楚:“飲食之滯,留蓄于中,或結聚成塊,或脹滿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為之積。”《濟生方》中也有精辟的論述:“過餐五味,魚腥 乳酪,強食 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癥瘕。”這與近代醫學研究中的營養失調與腫瘤發生相關的觀點是一致的。
國內外學者均有報道,飲茶能破壞人體食管的“粘膜屏障”,從醫學的角度講,凡快 、粗、熱、辛辣、重味的飲食都是對食管有害的。專家們認為,飲用滾燙粥、滾燙湯、滾燙茶易患食管癌。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食管癌的發病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高熱飲食、食物粗糙、質硬難化、吞咽過快等都能促使食管粘膜受到損傷,加上感染等因素作用,使食管炎癥經久不愈,導致癌變的發生。四、不良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偏食、吸煙、嗜酒、不科學烹調等。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癌癥發生的最大危害。這在我國醫藥典籍中早有記載,《醫碥·反胃噎膈》中就說,噎膈(即現代醫學定名的食管癌或賁門癌等)的成因為“酒客多噎膈,飲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干澀,食不得入也”。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所說的“斷關 一生唯有酒”,是很有哲理的。
當前,吸煙已成為世界性的社會公害,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預測,1994年全世界因吸煙導致死亡的人數已達300多萬,估計到2025年因吸煙導致死 亡的人數將增加到1000萬人。我國的吸煙量逐年增加,吸煙史越來越長。我國成年男性60 %的人有吸煙史,估計受煙危害的人數達6億多。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最近研究證實,我國每年吸煙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逾300億元,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超過120萬人 ,其中癌癥死亡者占相當高的比例。我國腫瘤專家認為,惡性腫瘤的主要危險因素有 6種,首先是吸煙。吸煙引起鱗狀細胞肺癌相對危險度很高,且吸煙與1/3的癌有關。有綜合研究報告,美國、英國、加拿大吸煙者癌癥發病情況為:肺癌死亡是非吸煙者的108倍; 喉癌死亡是非吸煙者的54倍;口腔癌、咽癌死亡是非吸煙者的41倍;食管癌是非吸煙者 的34倍;膀胱癌是非吸煙者的19倍。有學者呼吁:由于大量吸煙,中國男性死于肺癌的 人數將人猛增,到下個世紀,將有200萬人死于吸煙,其中的一半是因肺癌而死。
美國癌癥權威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占致癌因素的35 %,吸煙占致癌因素的30 %,兩者加起來就占65 %。有鑒于此,重視以上可控環節的防范,就能讓絕大多數人遠離腫瘤,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