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給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疾病侵害,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學習瘤的疾病常識,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于瘤的認識越來越多,很多患者開始關注瘤的發生原因,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瘤的中醫學病因介紹。
1、火毒內蘊
《內經》中稱“諸痛癢瘡,皆屬于心?!惫湃苏J為心主火,火性躁動,是發生瘡瘍的根本。以后劉河悶發揮這一觀點,提出“瘡瘍者,火之屬”。以此理論為基礎,奠定了火毒內蘊學說。
關于火的生理,古人認為少火生氣,壯火食氣。人體內部的生理作用即氣化作用。運氣化的來源就是少火。如某種原因促使火勢太盛(古人稱為壯火),火性炎上,造成熱傷氣,燔灼臟腑。這種火是毒,火毒內蘊,血遇火熱則凝,氣血紊亂,堵塞經絡,凝成腫瘤。
火的來源可由六淫侵犯人體化火。此外,臟腑也能生火。古人很重視情感生火的重要性,認為過怒生肝火。過喜生心火。過思傷脾,郁而生火。過悲生肺火。過勞傷陰生腎火。這都是病從火化的基礎。
因火毒內蘊而成腫瘤的說法,文獻中有不少記載,如祁坤曾說:“癭瘤者,由五臟邪火濁氣,瘀血痰滯,各有所感而成”。丁甘仁認為夭疽的產生“由情感抑郁,郁而生火,郁火挾血瘀凝結”。高錦庭在論舌疳時強調腎陰不足,心火肝陽上亢,肝郁乘胃,胃火上升所致。
癌瘤病人在臨床上常見火毒內蘊之癥,如邪熱盛,呈實熱陽毒之象。說明癌瘤正在發展,屬于病進之象。癥見口渴,小便赤澀,大便干,脈弦洪數,舌紅或絳,舌燥或無苔,治宜清熱解毒,滋陰降火。
2、臟腑功能失調
腫瘤的發病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如巢元方認為癥瘕的形成系“虛勞之人,脾胃氣弱,不能克消水谷,復為寒冷所乘,故結成此病也”。李東垣則強凋內傷病與脾胃虛損有關,首創溫補脾胃法來治療內傷病。此法現也用于治療腫瘤。張景岳對臟腑功能失調與腫捆的關系有較深刻的描述,如:“凡治噎嗝大法,當以脾腎為主,治脾者宜從溫養,治腎者宜從滋潤”?!胺财⒛I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這都說明脾腎功能失調足以引起腫瘤。古人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腎屬先天之本,脾腎虛損則根本全虧,正氣虛弱,以致癌瘤產生。
3、氣血瘀滯
古人認為氣血是生理活動的基礎,二者互相依存,氣為血帥,氣行血行,如氣郁血滯,就會發生腫瘤。如《三因方》中說:氣血凝滯,結癭瘤”。
不同腫瘤與氣血有著不同的關系,以成都西部腫瘤研究所婦科腫瘤為例,乳癌多與氣有關。如《丹溪心法》說:“厥陰之氣不行,故竅不得通而不得出,以生乳巖”。《醫宗金鑒》說:“乳巖由肝脾兩傷,氣郁凝結而成”。盆腔腫瘤則多與血有關。如《醫林改錯》中說:“肚腹結塊,必有形之血”。認為無論血受寒或受熱,凝結日久必成積塊。
4、痰瘀凝結
脾主濕,如脾虛不能運化水谷,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就可凝集為痰。另外,如腎陰虛、陰虛則肝火上炎。火爍津液成痰,故古人稱“痰為有形之火,火即無形之痰”。還有,腎陽虛也可使水上泛成痰,故朱丹溪稱:“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又稱“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高錦庭也說:“癌瘤者,非陰陽正氣所結腫,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古時將一些難以治愈的病稱為怪病,有“怪病皆屬于痰”的說法,這是將癌瘤包括在內的。至于一些位于體表,不痛不癢,經久不消的腫物更是慣用軟堅散結,化痰通絡的方法來治療。
溫馨提示
患者平時要注意避免高脂肪膳食,也就是飽和脂肪和不飽和油脂。無論是動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盡可能減少攝入量。過多的油脂,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可在小腸內刺激膽酸分泌。腸內膽酸量過高時,易變成致癌物,而助長癌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