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兒童的常見傳染性疾病,父母要做好預防工作,保護好孩子的健康。如果不慎感染,要及時進行檢查。
【檢查】
(一)臨床診斷
根據流行情況及接觸史、典型急性發作的腮腺腫痛特征,診斷并不困難。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下述實驗室檢查方法進一步明確診斷。
(二)實驗室診斷
對于無腮腺腫痛或再發病例及不典型可疑病例,確診有賴于血清學及病毒方法。
1.外周血象
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細胞相對增多。有并發癥時白細胞計數可增高,偶有類白血病反應。
2.血清和尿淀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輕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診斷。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與胰腺和小腸漿液造酶腺病變有關。
3.血清學檢查
①中和抗體試驗
低滴度如1∶2即提示現癥感染。
近年來應用凝膠溶血試驗(gel hemolysis test),與中和試驗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體的檢測簡便迅速,但方法上還需進一步改進。
②補體結合試驗
對可疑病例有輔助診斷價值,雙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價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價達1∶64者有診斷意義。如條件許可,宜同時測定S抗體和V抗體。S抗體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體增高而S抗體不增高時僅表示以往曾受過感染。
③血凝抑制試驗
受病毒感染的雞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雞的紅細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復期血清有強大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則較弱,如兩次測定效價相差4倍以上,即屬陽性。
4.病毒分離
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腦脊液以及腦、甲狀腺等其他組織中可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手續較繁,目前無條件普遍開展。
5.尿
腎臟受累時尿中可出現蛋白尿,紅白細胞等,甚至類似腎炎的尿的改變。
【鑒別】
1.急性化膿性腮腺炎
多為單側腺體受累,全身癥狀明顯,腮腺導管口紅腫,可有溢膿*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可出現核左移和中毒顆粒。
2.過敏性腮腺炎
常有其他過敏史,腮腺腫大突然,消腫迅速,腫大腺體觸之松軟、無痛。血象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3.急性腮腺淋巴結炎
腫脹局限于腮腺某一部位,通常不引起彌漫性腫大。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可出現核左移。常可在鄰近部位查出感染灶。
4.兒童復發性腮腺炎
腮腺反復腫脹,擠壓腺體導管口有膿液或膠凍狀液體溢出。
總之,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所以父母千萬記住對孩子的保護。避免孩子遭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