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是很多家長都聽說過的疾病,但是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究竟小兒疝氣是怎么回事他們并不清楚。如果家長對小兒疝氣的知識多了解一些,那么對孩子及時就診以及治療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兒疝氣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鞘狀突未閉、腹股溝管短、腹內斜肌腹橫肌薄弱等幾方面。不同的病因還會導致不同的疝氣。尋醫問藥網專家為您詳細分析小兒疝氣的病因。
小兒疝氣的主要發病因素
兒童腹股溝疝幾乎都是斜疝,且其發病因素以先天性因素——鞘狀突未能閉合所致。在胚胎發育過程中,位于后腹壁的睪丸逐漸向下移降,在接近腹股溝內環處,將腹膜向前推移,形成鞘狀突,睪丸緊貼在腹膜鞘狀突的后面,漸移降至陰囊。在正常發育下,鞘狀突在出生不久,開始萎縮,除在睪丸附近處形成固有鞘膜外,其余部分完全閉合成條索狀組織。如果腹膜鞘狀突不能閉合而繼續開放,即形成所謂的鞘狀突未閉,它是兒童腹股溝疝和鞘膜積液發生的主要原因。
小兒疝氣的其他發病因素
腹內斜肌、腹橫肌薄弱,兒童腹股溝管短等其它因素也在兒童腹股溝斜疝的發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小兒腹股溝斜疝發病機制
如果整個鞘狀突管未閉合,腹腔內容物可以沿鞘狀突(疝囊)到達陰囊部位,這種情況為絕大多數,形成兒童腹股溝斜疝。
小兒精索疝的發病機制
鞘狀突管近睪丸部分閉塞而精索部分未閉,疝囊止于精索部,腹股溝腫塊較小且不到達陰囊,有人稱其為精索疝。
小兒嵌頓疝的發病機制
如果小腸長時間的脫出、小腸卡在疝囊環口部位不能回納即為腹股溝斜疝嵌頓。進入疝囊的小腸被嵌頓后,小腸血液循環受障礙,可引起患兒劇烈痛疼,嚴重時還伴有惡心、嘔吐、腹脹、便血和發燒癥狀。此外嬰幼兒的嵌頓性疝中,由于精索長時間受壓可以導致睪丸缺血,引起睪丸梗死。
女孩腹股溝斜疝的發病機制
女孩也有腹股溝斜疝,由于內環口與卵巢、輸卵管相距近,所以女孩的疝內容物除了小腸外,卵巢、輸卵管也是很常見的,在卵巢下降到疝囊的過程中,可以合并卵巢血管蒂的扭轉,所以在女孩,即便沒有環口部位的壓迫,也可能出現卵巢壞死的情況。另外,在女孩,輸卵管、卵巢系膜甚至子宮可以隨鞘狀突一起下移,作為疝囊壁的一部分,即形成所謂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