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關注的話題之一,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等于擁有了一半的財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預防疾病的侵擾,很好的保護自己和自己身邊所關心的人。也可以盡快的走出自己對一些健康誤區,及早的得到正確的治療和護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相關介紹
一、淚道通暢的淚溢
臨床常遇到,對此類患者,經淚道沖選通暢,往往忽略進一步尋求淚溢的病因。
(一)下淚點位置異常
維持正常的導淚功能,上、下淚點相比較,主要依靠下淚點。因此下淚點的位置異常可以弓起淚溢。
1.下淚點外翻正常淚點浸于淚湖中,并與球結膜相碰,即使令患者向上看,如果不扳開下瞼是不會看到下淚點的。這種緊密的接觸是維持正常吸引淚液功能的先決條件。通過視診即可觀察到淚點的位置。盡管淚道沖洗通暢,也難以導流淚液而引起淚溢。引起下淚點外翻的原因很多,如先天異常、瘢痕性瞼外翻、老年性瞼皮松弛、面神經麻痹。特別是很輕微的面神經麻痹常被忽視,此時讓患者笑一笑便可發現。
2.下淚點內翻常因內翻倒睫、各種原因的瞼球粘連,使下淚點內卷,雖沖洗淚道通暢,但也可導致溢。此種情況多與內翻倒睫刺激,引起反應性淚液分泌過多的流淚同時存在
(二)排淚的吸收功能不良
此種淚溢常被忽視。患者主黨流淚,但無淚點大小及位置異常,沖洗淚道也通暢。需進一步通過淚囊碘油造影排除淚囊瘢痕性縮小、淚囊擴張無力、淚囊壁增厚所致無彈性。還應除外眼輪匝肌無力所致排淚功能不良。這四種情況都可破壞排淚機制而造成淚溢。后者常在面癱尚未發生明顯瞼外翻及下淚點外翻以前,即引起淚溢。淚囊腫瘤早期也可出現淚溢癥狀。此時淚道仍通暢,只是影響到淚囊的排淚功能所致。經淚囊碘油造影可獲診斷。
二、道阻塞或狹窄的淚溢
淚道阻塞多發生在淚點、淚小管、淚囊與鼻淚管交界處,以及鼻淚管下口。
(一)淚點狹窄或阻塞
可以是先天的,或由于外傷、炎癥所致瘢痕形成。視診可見淚乳頭處淚點狹窄或閉鎖,即在淚點處形成一白色小突起,或根本無淚點痕跡。
(二)淚小管阻塞
為常見病。特別是內側段淚小管,。總淚管及其進人淚囊處。原因有先天畸形、炎癥后瘢痕、創傷等。淚道沖洗不通,液體自原淚點反流。淚道探術淚小管處有阻力或不通,即可確診。
淚小管炎較少見。炎癥期充血腫脹,導致淚道狹窄或阻塞而致淚溢。淚小管炎常合并淚小點炎癥,多由慢性結膜炎擴展而來。有時常將淚溢歸因于結膜炎而忽略了淚小管的病變。淚點部腫脹是惟一可以觀察到的。腫脹的淚乳頭充血突出,有時被誤診為麥粒腫。此時淚道沖洗常不甚通暢,一旦炎癥消退,淚溢癥狀自然消失。
(三)鼻淚管阻塞
多由鼻炎上延,使鼻淚管阻塞。主訴淚溢,壓迫淚囊部無分泌物自淚點溢出,沖洗淚道不通。淚道探術有助于診斷。
(四)慢性淚囊炎
是一種常見疾病。女性多于男性。由于鼻淚管阻塞造成淚液儲留于淚囊中,是引起淚囊炎的先決條件。患者主要癥狀是淚溢,常伴有該側的慢性結膜炎。外觀多正常,有時淚囊區有輕度隆起,壓迫淚囊區可見黏液、黏液膿性或膿性分泌物反流。當淚小管也有阻塞時,分泌物可積存于淚囊中,使淚囊形成球形部液囊腫。此時淚囊區有球形隆起,表面光滑,與皮膚無粘連,壓之囊性感有彈性。如用力壓,其內容物自小淚點排出或經鼻淚管排至鼻腔。但不久又復充滿,重又形成囊腫。需和腫瘤或寒性膿腫相鑒別。淚囊腫瘤經淚囊造影可顯示腫物陰影,且無黏液或膿性反流物,活體組織檢查對腫瘤及結核診斷最可靠。淚囊區皮脂腺囊腫位置較淺,與皮膚粘連,沖洗淚道通暢,較易鑒別。
(五)新生兒淚囊炎
又稱先天性淚囊炎。可發生于淚囊與鼻淚管交界處至鼻淚管下口之間的任何部位。是鼻淚管形成過程中,淚道原基上皮柱分段管化時未能完全開通,即先天性鼻淚管未開通,使淚液和細菌滿留在淚囊內,引起繼發性感染所致。約有2%-4%的足月產嬰兒有此種膜性阻塞。
但大多數殘膜在生后4-6周自行萎縮而恢復通暢。Cassady(1952)報告73%出生時不通,平均生后3周半自行開通。一般從生后10d或更長時間開始,先有淚溢,逐漸變為膿性分泌物,常被誤診為結膜炎。壓迫淚囊區有膿性分泌物反流者即可診斷。
(六)淚道腫瘤
1.淚小管腫瘤主要有炎癥性肉芽腫,次為乳頭狀瘤,可以引起淚道阻塞而出現淚溢。
2.淚囊腫瘤罕見。早期主訴淚溢,這是因為淚囊壁腫瘤細胞浸潤,失去彈性所致。淚道沖洗試驗暢,偶有疼痛,有時從淚點反流血性分泌物。常被誤診為慢性淚囊炎。X線淚囊造影,顯示淚囊擴張、移位或曲線異常。若淚囊區有腫塊形成,應和淚囊部液囊腫相鑒別。若腫瘤波及皮膚,形成潰瘍,局部可觸及淋巴結,甚至可有轉移。需和淚囊區表面皮膚腫瘤鑒別,后者淚道沖洗通暢,淚囊造影正常。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要是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會為您做詳細的介紹,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