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診斷依據有哪些?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法多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發的疾病,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那么,怎樣判定是否得了支氣管哮喘呢?支氣管炎該做哪些診斷呢?
支氣管哮喘診斷依據有哪些
1、支氣管淋巴結核本病可引起頑固性咳嗽及哮喘樣呼氣困難,但無顯著的陣發現象。結核菌素試驗陽性。X線胸片顯示肺門有結節性致密陰影,其周圍可見浸潤。個別患兒腫大淋巴結可壓迫氣管或其內有干酪性變,潰破后進入氣管時可引起較嚴重的哮喘癥狀及呼吸困難。
2、毛細支氣管炎此病多見于1歲內小嬰兒,冬春兩季發病較多。也有呼吸困難和喘鳴音,但其起病較緩,支氣管擴張劑無顯著療效。病原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為副流感病毒3型。但目前國內外學者均認為由RSV感染的毛細支氣管炎也能產生特異性IgE,參予Ⅰ型變態反應。自70年代以來,在我國廣西、溫州、山西和北京有過幾次暴發流行,但一般與典型哮喘的鑒別并不困難。
3、喘息性支氣管炎好發于1~4歲,臨床先有明顯的呼吸道感染,隨癥狀加重而出現喘息,一般伴有發熱,喘息隨炎癥控制而消失。臨床雖可聞喘鳴,但呼吸困難多不嚴重,非驟然發作和突然停止,病程約持續一周左右;隨年齡增長和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喘息次數亦減少,程度隨之減輕。但近年國內許多學者認為喘息性支氣管炎實質即是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