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分患者可出現中毒性巨結腸、癌變、穿孔、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嚴重的腸道疾病,那么引發潰瘍性結腸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不是癌癥的癌癥”
除了消化道的相關癥狀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全身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心率加快、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脫水或水腫、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等。
有些患者可以出現腸外表現,如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鞏膜表層炎和前葡萄膜炎、復發性口腔潰瘍、膽管周圍炎、硬化性膽管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由于此病病程長,病變范圍廣,有5%~10%的患者發生癌變,因此,有人稱此病為“不是癌癥的癌癥”。
致病真兇:感染和遺傳缺陷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未完全明確。通過研究,目前,醫學界一般認為致病菌及其代謝產物等可以破壞患者的腸黏膜,并持續性地刺激腸黏膜,使腸內Th1與Th2細胞因子的免疫調節作用失衡,導致慢性腸炎。
此外,醫學專家還經過對患病組與健康組的基因對照研究發現,此病有家族聚集現象。當人體內控制免疫功能的CTLA4基因發生變異時,容易發生潰瘍性結腸炎。
由于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尚未明確,治療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就成了該病治療的關鍵。如果患者一旦出現了以上相關癥狀,千萬不要拖延,一定要及時到正規專業醫院進行檢查,盡早確診,對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