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的西醫病因病理
1.病因
任何泌尿系統疾病能破壞腎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者,均可引起腎衰。原發性腎病中,慢性腎小球腎炎最為常見,其次為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2.發病機制
(1)慢性腎衰竭進行性惡化的機制其機制尚未完全清楚。醫學全在線搜集整,理www.med126.com腎功能惡化與基礎疾病的活動性相關。但基礎疾病停止活動時,腎功能仍會繼續不停地通過一個共同的途徑減退。近年認為腎衰惡化速度與遺傳有關,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基因與腎功能減退的速度有重要關系
(2)尿毒癥各種癥狀的發生機制①與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有關;②與尿毒癥毒素有關;③與腎的內分泌功能障礙有關,如腎衰時不能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EPO)、骨化三醇等,也可產生某些尿毒癌癥狀。
慢性腎衰竭的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腎功能檢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上升。Scr>133μ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血尿酸升高。
2.尿常規檢查可出現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
3.血常規檢查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
4.電解質檢查常表現為高鉀、高磷、低鈣等。
5.B超檢查多數可見雙腎明顯縮小、結構模糊。
慢性腎衰竭的預防與調護
預防主要是及早發現腎臟病或可能累及腎臟的原發疾病,積極控制,以防發生慢性腎衰竭。對已出現慢性腎衰竭者,要積極控制誘發加重的可逆因素,治療原發病,糾正高血壓及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以延緩腎衰竭進展。醫學全在線搜集整,理www.med126.com對尿毒癥晚期患者,需防治高鉀血癥、心衰等嚴重尿毒癥并發癥。
生活上注意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防止感冒。宜優質低蛋白、低磷飲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暴飲暴食,戒煙忌酒。對血鉀偏高者注意避免水果、紅棗等高鉀食物,對嚴重水腫及合并心衰患者應減少鹽的攝入。此外,應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氮質潴留,以保持每日大便2~3次為宜,以利毒性物質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