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治療是預防的關鍵。
一、重在預防,避免擠壓
耳前瘺管如果有粘液或皮脂樣物流出,一般用酒精綿球擦去即可,一般不要擠壓及牽拉,以免造成感染。
二、早發現、早治療
耳前瘺管周出現發紅、腫脹或疼痛,提示感染。可以局部外用紅霉素或百多邦等軟膏,同時應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可以局部理療。如果治療及時,可以避免耳前瘺管周膿腫形成。如形成膿腫,則需膿腫切開引流、瘺管沖洗、局部換藥等治療。
三、待感染控制,盡早手術切除
如果出現了感染,則可能出現反復感染甚至形成膿腫,使小兒深受痛苦。因此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應盡早手術,即行先天性耳前瘺管切除。
四、孕婦妊娠前
因酒精和尼古丁對生殖細胞有損傷作用,可造成精子、卵子畸形,所以要戒煙、戒酒。妊娠期間,特別是妊娠早期(妊娠3個月內).是胚胎器官發生期,要注意避免一切不良的刺激,如廢氣、廢水、廢渣、電離輻射、藥物等。做好預防保健工作.便可大大減少各種先天崎形的發生。
五、先天性耳前瘺管
如果發生了先天性耳前瘺管,不要經常去擠壓度口及周圍。因為擠壓瘺管常可引起發炎、化膿,所以應避免用手擠壓瘺管。還可經常用酒精消毒疾口及周圍,尤其是流汗后要避免汗水流進瘺口處,以防瘺管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