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是一種常見腦顱疾病,是由顱內動脈管壁的先天性缺陷和顱內壓力增高而造成的,了解腦動脈瘤的癥狀有利于我們對疾病進行及時的治療,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腦動脈瘤早期有什么表現,希望能幫助大家。
腦動脈瘤早期有什么表現
40%~60%的動脈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癥狀,這是因為動脈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個突然擴張或局部少量漏血的過程。其中動眼神經麻痹是后交通動脈動脈瘤最有定側和定位意義的先兆破裂癥狀。
腦動脈瘤的出血癥狀
80%~90%的動脈瘤病人是因為破裂出血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才被發現,故出血癥狀以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表現最多見。
(1)誘因與起病
部分病人在動脈瘤破裂前常有明顯的誘因,如重體力勞動、咳嗽、用力大便、奔跑、酒后、情緒激動、憂慮、性生活等。部分病人可以無明顯誘因,甚至發生在睡眠中。多數病人突然發病,通常以頭痛和意識障礙為最常見和最突出的表現。
(2)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經癥狀
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經癥狀為腦膜刺激癥,表現為頸項強硬,克氏征陽性。大腦前動脈動脈瘤出血常侵入大腦半球的額葉,引起癡呆、記憶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癱、失語等。大腦中動脈動脈瘤出血常引起顳葉血腫,表現為偏癱、偏盲、失語及顳葉疝等癥狀。后交通動脈動脈瘤破裂出血時可出現同側動眼神經麻痹等表現。
(3)全身性癥狀
破裂出血后可出現一系列的全身性癥狀:
A.血壓升高
起病后病人血壓多突然升高,常為暫時性的,一般于數天到3周后恢復正常。
B.體溫升高
多數病人不超過39℃,多在38℃左右,體溫升高常發生在起病后24~96h,一般于5天~2周內恢復正常。
C.腦心綜合征
臨床表現為發病后1~2天內,一過性高血壓、意識障礙、呼吸困難、急性肺水腫、癲癇,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多在發病后第1周內發生)。意識障礙越重,出現心電圖異常的幾率越高。
D.胃腸出血
少數病人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征象,表現為嘔吐咖啡樣物或柏油樣便。
(4)再出血
動脈瘤一旦破裂將會反復出血,其再出血率為9.8%~30%。據統計再出血的時間常在上一次出血后的7~14天,第1周占10%,11%可在1年內再出血,3%可于更長時間發生破裂再出血。
(5)局部定位癥狀
動脈瘤破裂前可有直接壓迫鄰近結構而出現癥狀,在診斷上這些癥狀具有定位意義。常見的局部定位癥狀有:
①顱神經癥狀
這是動脈瘤引起的最常見的局部定位癥狀之一,以動眼神經、三叉神經、滑車神經和展神經受累最常見。
②視覺癥狀
這是由于動脈瘤壓迫視覺通路引起的。Willis環前半部的動脈瘤,例如大腦前動脈動脈瘤、前交通動脈動脈瘤可壓迫視交叉而出現雙顳側偏盲或壓迫視束引起同向偏盲。
③偏頭痛
動脈瘤引起的典型偏頭痛并不多見,其發生率為1%~4%。頭痛多為突然發生,常為一側眼眶周圍疼痛,多數呈搏動性疼痛,壓迫同側頸總動脈可使疼痛暫時緩解。
(6)顱內壓增高癥狀
一般認為動脈瘤的直徑超過2.5cm以上的未破裂的巨大型動脈瘤或破裂動脈瘤伴有顱內血腫時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巨大型動脈瘤引起的眼底水腫改變,與破裂出血時引起的眼底水腫出血改變有所不同,前者為顱內壓增高引起的視盤水腫,后者多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視盤水腫、視網膜出血。
(7)特殊表現
動脈瘤有時會出現一些特殊表現。例如,頸內動脈動脈瘤或前交通動脈動脈瘤可出現頭痛、雙顳側偏盲、肢端肥大、垂體功能低下等類鞍區腫瘤的表現。個別病例亦可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為主要表現;少數病人在動脈瘤破裂出血后可出現急性精神障礙,表現為急性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興奮、幻覺、語無倫次及暴躁行為等。
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腦動脈瘤早期有什么表現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夠對腦動脈瘤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旦發現有類似腦動脈瘤的癥狀,應該要及時治療,因為對于這種腦顱疾病,只會越耽誤越嚴重,希望大家能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