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癌也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癌,牙齦癌在口腔鱗癌構成比中居第二或第三位。下牙齦癌較上牙齦癌多見。男性多于女性。好發于50~70歲,常發生于后牙區。其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但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多數口腔癌的發生與環境因素有關,一些外來因素象熱、慢性損傷、紫外線、X線及其它放射性物質都可成為致癌因素,長期慢性刺激是一個重要因素。
一、病因
牙齦癌的發生可能與口腔衛生不良,不良牙體或義齒修復有一定關系。臨床上有時亦見伴癌前病損存在,飲食習慣亦與牙齦癌發生有一定關系。
二、病理
牙齦癌多為高分化的鱗狀細胞癌,生長緩慢,以潰瘍型為最多見。好發于后牙區,前牙區的發生者較少見。牙齦癌可發生于唇頰側牙齦黏膜,亦可發生于舌、腭側牙齦黏膜。
牙齦癌早期僅向牙槽突浸潤,隨后可侵及頜骨。上牙齦癌可侵入上頜竇及腭部,下牙齦癌可侵及口底及頰部。下牙齦癌比上牙齦癌淋巴轉移早,同時也較多見。
下牙齦癌多轉移到患側下頜下及頦下淋巴結,以后到頸深淋巴結。上牙齦癌則轉移到患側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遠處轉移少見。
三、易患人群:
經調查表明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齦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4.2倍,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和肺癌等其他癌癥的風險也高于正常人。
專家把1988年至2000年在一個縣癌癥醫療中央就醫的1.2萬名癌癥患者和經診斷沒有患癌癥的4.8萬人進行了比較,調查癌癥與本人和家族糖尿病患者的關系。結果發現,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齦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4.2倍。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子宮癌和大腸癌患病風險高,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家庭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此外,不論男女,糖尿病患者患肝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2倍,患肺癌風險高1.5倍。男性糖尿病患者患與抽煙飲酒相關的咽癌和胰腺癌的風險高2倍多,患與偏食和運動不足相關的大腸癌的風險高1.3倍。
預防口腔癌關鍵要注意自身口腔健康的維護:當有不正的牙齒或假牙,對周圍組織有所摩擦時,應該請牙醫師矯正,飲食要正常,食物營養要均衡,最好能戒煙限酒,經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衛生,每3-6個月到口腔科做一次檢查,口腔內發現有任何腫塊贅肉、脫皮落屑或是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而未好轉,應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