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疾病對于我們并不陌生,是一種常見的拇趾向足的外側過度傾斜、第一趾骨內收的前足畸形, 經常伴有其余足趾的畸形和癥狀,易并發滑囊炎、胼胝、錘狀趾等,常感疼痛, 且足外形差, 影響美觀(右足拇指明顯外翻,第一跖趾關節處突起)。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關于拇外翻的癥狀表現。
拇外翻的癥狀
1、常呈對稱性,拇趾的跖趾關節輕度半脫位,內側關節囊附著處因受牽拉,可有骨贅形成。第1跖骨頭的突出部分,因長期受鞋幫的摩擦,局部皮膚增厚,患者并可在該處皮下產生滑囊,如紅腫發炎,則成為拇滑囊炎。這就屬于拇外翻的癥狀表現。
2、大多數畸形嚴重的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拇外翻的疼痛是最常見的拇外翻的癥狀,疼痛主要是因為跖骨頭的突出部分,長期受鞋幫的擠壓、摩擦,使得局部皮膚增厚、骨質增生,拇外翻的癥狀并可在該處皮下產生滑囊、滑囊炎,引起紅腫、疼痛。
拇外翻的癥狀主要為拇趾畸形及足部疼痛,不同病變分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畸形及疼痛。
1、早期
又稱為半脫位前期,此期拇外翻癥狀較輕。拇趾輕度外翻畸形,第1跖骨頭向外突出不明顯,可出現輕度滑囊炎(滑囊炎【譯】: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滑囊是結締組織中的囊狀間隙,是由內皮細胞組成的封閉性囊,內壁為滑膜,有少許滑液。)。患者長時間穿尖頭高跟鞋行走后,腳掌前端及拇趾處可出現明顯疼痛,休息后癥狀可減輕。
2、中期
又稱為半脫位期,此期拇外翻癥狀較明顯。患者拇趾出現明顯的外翻畸形,第1跖骨頭明顯向外突出。突出部皮膚出現潰瘍或感染,故滑囊炎可引起較重疼痛。第2趾在拇趾擠壓下被迫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出現錘狀趾畸形,其皮膚因受到鞋幫摩擦而出現潰瘍,疼痛明顯。因負荷過大,第2、3跖骨頭下陷,并在長期摩擦下形成胼胝。患者站立或行走一會,便會引起足部出現劇烈疼痛。
3、晚期
可稱為骨關節炎期,拇外翻嚴重。第第1跖骨頭向外突出部分,可近似半球形。拇趾嚴重重疊,腳趾不受力,可引起足弓塌陷,進而引起足部支撐點改變。第1趾跖關節出現骨性關節炎,導致趾跖關節腫脹及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繼發性腰背痛,或膝關節疼痛,而使站立和行走受到極大影響。
溫馨提示
拇外翻患者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豆制品、蛋類、瘦肉,以滿足機體對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需求;合理膳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活動時,要盡量減輕足部的負重,避免長時間行走及奔跑,活動量以足部未感覺不適為宜。
【參考文獻:《骨科疾病臨床診療思維》、《骨科疾病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