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疾病對于我們并不陌生,拇外翻是一種常見的拇指外傾,第一趾骨內收的前足畸形。長期站立工作、步行過多或經常穿過于緊小的尖頭鞋子等均可能引起拇外翻的發生。極大多數的拇外翻是平足的并發癥,單純的拇外翻很少出現,拇外翻畸形較為普遍,但大部分是沒有出現癥狀的,只有少數患者有疼痛感以及功能障礙。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拇外翻疾病的癥狀及體征介紹。
拇外翻的癥狀與體征:
1、疼痛
拇外翻患者常常是以拇趾的疼痛和拇外翻畸形就診。約有70%的拇外翻患者合并有疼痛,需要了解疼痛的部位在第1跖趾關節內側,還是位于跖趾關節或籽骨部位;疼痛有無向拇趾的放射;疼痛的嚴重程度,疼痛是否影響到運動、工作、日常生活;疼痛緩解的方式,行走時痛還是靜息痛;疼痛和穿鞋的關系,如有些患者只能穿寬松的鞋,嚴重的患者甚至不能穿任何種類的鞋。疼痛開始的時間,持續的時間和進展的情況。外側足趾疼痛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拇外翻畸形的嚴重程度與疼痛癥狀并不成正比。畸形嚴重者也可無明顯疼痛,故治療的目的不單純是矯正畸形,同時還包括解除患者靜止和行走時的疼痛。
2、胼胝體
檢查患足是否患有胼胝體,確認第幾趾拓骨頭下麟眠體,有否疼痛存在。
3、蹌趾位置蹌趾正常情況下輕度外翻(150以內)
此位置為中立位,若拇向足的脛側過度傾斜為內翻,若拇趾向足的腓側傾斜過度,超過正常角度為輕度拇外翻(拇外翻【譯】: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于生理角度15度的一種畸形癥狀,其主要病因是位于大拇趾底部的關節脫位,引起大拇趾往外側彎,造成拇趾骨頭向外突出。),程度加重為中度拇外翻、重度拇外翻。檢查拇趾位置是否中立位,內翻或外翻。
4、跖籽關節研磨實驗
被動內、外、上、下摩擦籽骨,活動受限且活動時摩擦響痛提示跖籽關節病變(跖子關節炎)為實驗陽性。
5、步態
觀察患者走路姿勢,確認是否正常步態,是否跛行,是否靠支具輔助行走。可用Footscan測量患者行走時的足底壓力。
6、足部畸形
檢查患足是否有扁平足、高弓足、馬蹄足、扇形足、風吹樣足等足部畸形。檢查患足是否合并錘狀趾、疊趾、足背隆突、足趾隆突、小趾內翻等。
溫馨提示:拇外翻的護理需要進高鈣食品,以保證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拇外翻患者需要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補充鈣劑。超體重的拇外翻患者宜控制飲食,增加活頁紙動,減輕體重,以利于減輕關節負重。
【參考文獻:《骨科疾病診療指南》、《骨科手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