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方法
1、持續劇烈咳嗽,X線所見遠較體征為顯著,如在年長兒中同時發生數例,可疑為流行病例,可早期確診。
2、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試驗陽性。
3、抗生素青,鏈霉素及磺胺藥無效,大環內酯類有效。
4、血清凝集素(屬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陽性率50%~75%,病情愈重陽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開始出現,至 第3~4周達高峰,以后降低,2~4月時消失,此為非特異性反應,也可見于肝病,溶血性貧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過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長兒肺炎,冷凝集素多為陰性。
5、血清特異性抗體測定有診斷價值,臨床常采用者有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法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肺炎支原體特異性IgM抗體在 病后第3天即可升高,病后2周大部分(76.5%)消失,可用ELISA,微量免疫熒光(MIF)等方法作特異性IgM檢測,特異性IgG產生較晚,不能 作為早期診斷,此外又可用酶聯吸附試驗檢測抗原,近年有用肺炎支原體膜蛋白制成的單克隆抗體檢測標本中抗原的報道,近年國內外應用DNA探針及PCR檢測 肺炎支原體DNA診斷有敏感,快速,特異性高的優點,但由于支原體感染后可長期寄居在咽部,有時可成為攜帶狀態,因而從咽拭子檢測的病原體不能直接代表肺 部病原體,而血中肺炎支原體不存在攜帶狀態,所以同時用PCR檢測血肺炎支原體,則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增高,臨床價值較大。
6、用病人痰液或咽拭洗液培養支原體需時太久,常要2~3周,因此對臨床幫助不大。
鑒別診斷
本病有時須與下列各病鑒別
1、肺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結核最為常見,排菌患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
2、細菌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占成人各類病原體肺炎的80%,進入抗生素時代以來,細菌性肺炎的預后一度顯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細菌性肺炎出現一些新特點,包括病原譜變遷,特別是醫院內肺炎G-桿菌比率顯著上升,肺炎鏈球菌雖然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中仍占主導地位,但臨床表現多趨于不典型。細菌耐藥率增高的趨勢。
3、百日咳
百日咳是小兒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百日咳桿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氣吼聲,病程較長,可達數周甚至3 個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稱。幼嬰患本病時易有窒息、肺炎,腦病等并發癥,病死率高。近年來幼嬰及成人發病有增多趨勢。